讀書筆記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明代文學家羅貫中編著而成的.由題目可知,這部小說是依據(jù)《三國志》寫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樣莊重,而是古代的白話文小說.與《三國志》相比,《三國演義》變得藝術性更強了.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點評一下這部66萬字的名著.
一、真實與虛構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qū)別就是,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說.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使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那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的.比如,關公溫酒斬華雄,史書上并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于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shù)不勝數(shù).讀過之后,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jié),大部分是為小說描述的一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為,如果僅僅是象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jié)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這也就是為什么讀過之后,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總之,作者在這方面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而且這些情節(jié)也表現(xiàn)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觀愿望.
二、神化與丑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過加工后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諸葛亮和關羽了.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關羽被神化的地方則是“忠”“義”.下面,我想簡單比較一下作者為什么著重的神化這兩個人.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認為三國之中蜀漢是正統(tǒng).而朱熹以前的觀點,從陳壽開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為正統(tǒng).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開始接受朱熹的觀點,原因就是這種觀點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統(tǒng)治階級所接受的.羅貫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觀點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漢室”的.這其中,作者又把諸葛亮寫成了“智”的化身,把關羽寫成了“忠”“義”的化身.這也就是為什么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道光年間的統(tǒng)治者曾給關羽長達三十余字的謚號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對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歷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國演義》卻把他描述成了一個忌賢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為神化作映襯的.
三、人物與線索
《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zhèn)涞内w云、狡詐多疑的曹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對細節(jié)的刻畫,來體現(xiàn)人物鮮明的特點.如,寫張飛,第七十回中,作者對張飛使了一個小心眼智敗張郃的戰(zhàn)例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刻畫與描寫,與此同時又加入了一段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更顯出了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三國演義》能夠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因為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還有作者采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文學手法.《三國演義》的主線索就是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滅亡直至三分歸晉的過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線索.如,赤壁之戰(zhàn)時期,作者是從劉備、孫權、曹操三條線索來展開敘述的.而這三條線索有互有聯(lián)系,不會在一個章節(jié)之中只敘述一條或兩條線索,這樣交織進行,就會讓讀者感到很連貫,而不是只讀一條線索的冗長與乏味.
四、封建與王道
《三國演義》中表現(xiàn)的一個政治思想觀就是倡導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與仁政.《三國演義》中的一大部分虛構故事情節(jié)都是為了表現(xiàn)這種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膽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義”的藝術形象.
首先是諸葛亮.《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諸葛亮,是“忠貞”和“智慧”的化身,特別是作者對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盡筆力,大肆渲染.
諸葛亮在當時的地主階級統(tǒng)治集團中,是一個看問題比較敏銳、處事比較有膽識謀略、能隨機應變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這些優(yōu)勢,就是因為它重視實踐.如,在曹操攻占荊州,領兵南下時,諸葛亮曾向孫權分析當時形勢,預計到曹操必敗,正是因為諸葛亮在戰(zhàn)爭之前就已經對敵我雙方的優(yōu)勢和弱點作了比較的緣故.又如,諸葛亮敢于使“空城計”,就是因為他對敵我將領的情況作了分析,料知司馬懿了解自己“生平謹慎,必不弄險”,從而利用司馬懿對自己長期形成的認識,采用了十分“弄險”的疑兵之計,解除了危機.然而,在更多的章節(jié)中,作者卻把諸葛亮寫成了“先知先覺”的人物.如,諸葛亮的幾次“夜觀天相”,幾次“錦囊妙計”.而在“七星壇祭風”,更是荒誕不經的描寫.類似的問題,還可以在“巧布八陣圖”“班師祭瀘水”“五丈原禳星”“定軍山顯圣”中看到.
關羽也是《三國演義》中著力描寫的人物.在作者的筆下,關羽也從《三國志》中的一名與趙云、黃忠地位相同的武將,變成了《三國演義》中勇猛忠義的大英雄.《三國演義》如此美化關羽,完全是為了提倡封建的“忠”“義”思想.《三國演義》后,關羽就成為完全符合封建統(tǒng)治階級理想的人物,關羽在民間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廣.明、清的統(tǒng)治者曾經幾次封其為“大帝”,到處為其立廟.這就清楚的說明,通過關羽鼓吹“忠”“義”的這種描寫,是多么適合封建統(tǒng)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為了提倡為封建主子賣命,《三國演義》還塑造了一系列所謂“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們?yōu)榱吮M忠漢獻帝誅除“國賊”曹操,“雖滅九族,亦無后悔”.作者把這些人吹捧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寫姜維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寫孫夫人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節(jié)烈”.由此可知,《三國演義》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貫穿了作者的社會政治觀點的.
五、詩詞與歌賦
《三國演義》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詩詞歌賦,雖然數(shù)量比《紅樓夢》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詩詞是為了表達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則是出現(xiàn)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筆下.如,“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當,一時詭計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嘆曹操中計誤殺蔡瑁、張允之事.篇頭詞“臨江仙”,氣勢磅礴,讓讀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氣;讀過之后,更有一種意猶未盡、引人入勝的感覺.篇尾詩“古風”,則把三國一個世紀的興衰成敗、長達66萬字的文字概括成僅300余字的長篇敘事詩.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是它卻像一片押韻的后記一般,帶領讀者重溫三國風云.其最后幾句,更是引發(fā)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與認識:“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shù)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后人憑吊空牢騷.”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四大名著中僅次于《紅樓夢》的精品小說.雖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們去探討,但是它留給中華民族的意義是深遠的.
三國演義的讀書筆記 2000字
三國演義的讀書筆記 2000字
其他人氣:225 ℃時間:2020-05-20 04:31:16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2000字(賞析式)
-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000字
- 中國共產黨全體代表大會 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自的簡稱是什么?比如幾大.幾屆幾中全會.
- 算式,某人乘船由A地順溜而下到B地,然后又乘船逆流而上至C地,共乘船3小時.已知船在近水中速度為8KM一小時,水流速度為2KM小時,若AC兩地得距離為2KM則AB兩地距離為?
- 魯濱遜的遜是讀《xun還是sun》?
- 摩爾比怎么算
- 八下英語改錯
- 實驗室加熱約2mL液體,可以使用的儀器是
- 黑板在墻上英語用in還是on
- 下列四種物質中有一種在適當條件下能與其他三種反應,這種物質是( ) A.氧氣 B.鐵 C.鹽酸 D.硫酸銅
- ∫(1/sin³xcos³x)dx 怎么解
- 散入春風滿洛城的上一句是什么
猜你喜歡
- 1若直線l過拋物線y=ax2(a>0)的焦點,并且與y軸垂直,若l被拋物線截得的線段長為4,則a=_.
- 2“地”有幾個讀音?
- 3我忘不了你的鼓勵,作文600字
- 4(1)已知:f(x)=4x2?12x?32x+1,x∈[0,1],求函數(shù)f(x)的單調區(qū)間和值域; (2)a≥1,函數(shù)g(x)=x3-3a2x-2a,x∈[0,1],判斷函數(shù)g(x)的單調性并予以證明; (3)當a≥1時,上述(1)、(
- 52x-(25-x)=8,x=
- 6Mary-----(see) her uncle the day after tomorrow.
- 7It is +時間段+since=?
- 8帶過字的二字詞語:過于激烈叫( )超過期望叫( )超過限度叫( )事情經過叫( )
- 9甲乙倆人同時從相距100km的兩地相向而行,甲乙的速度分別是6KM/h和4KM/h,
- 10甲數(shù)的五分之一等于乙數(shù)的八分之一,甲數(shù)是乙數(shù)的百分之幾.
- 11已知f(x)=Inx^2,(x>0)的值域為[-1,1],則其反函數(shù)的值域為?
- 12which city do you like bes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