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jǜ)鍥(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寓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yīng)當考慮到這種變化,適合于這種變化的需要.死守教條,比喻拘泥成法,固執(zhí)不知變通.地點發(fā)生了變化,解決問題的途徑應(yīng)靈活有變.
兩小兒辯日
原文: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4)!”
寓意:
1.片面看問題,是得不出正確結(jié)論的,要從更多的角度看事物.
2.再大的學問家,也有不懂的事情.
3.不能不懂裝懂,要實事求是.
寓言故事(文言文)
寓言故事(文言文)
寓言故事,要簡短的,有寓意的,不要《畫蛇添足》和《自相矛盾》.其他的都行
寓意啊 不要忘啦
寓言故事,要簡短的,有寓意的,不要《畫蛇添足》和《自相矛盾》.其他的都行
寓意啊 不要忘啦
語文人氣:360 ℃時間:2020-03-19 21:23:38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