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秀才何岳,號畏齋.曾夜行拾得銀貳百余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其留金也.旦日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①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欲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
又嘗③教書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齋,中有數百金.尋,官吏詣京,去數年,絕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⑤; 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⑥人也遠矣!
譯文:
秀才何岳,自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余兩白銀,但是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人到這兒尋找,便上前問他,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符合,于是就還給了他.那人想從中取出一部分錢作為酬謝,何岳說:“撿到錢而沒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些都不要),又怎么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拜謝而走.
他又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一個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幾百兩銀子,(官吏)說:“等到他日我回來再來取.”去了許多年,沒有一點音信,(后來)聽說官吏的侄子為了別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帶回官吏那兒.秀才何岳,只是一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金錢寄放在他那數年卻一點也不動心,憑著一點就可以看出他遠過與常人.
注釋:
①封識(zhì):封存的標記. ②利:貪圖. ?、圪?sì):等待.
④暫猶可勉:短時間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⑼ ?、葸^:超出. ?、藿穑航鹱?br/>中心主旨:
拾金不昧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文中敘述了窮秀才何岳兩次還金的故事,表現了何岳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義.
2.拾得【遺】銀二百余兩 遺:遺失的,丟失的
文言文翻譯:1.何岳兩次還金【譯文】 2.拾得【遺】銀二百余兩 遺:
文言文翻譯:1.何岳兩次還金【譯文】 2.拾得【遺】銀二百余兩 遺:
語文人氣:756 ℃時間:2020-05-09 08:58:50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請各位英語高手幫我總結下各類詞的用法:
- 2英語中的狀語和語文中的狀語用法一樣嗎?
- 3一物體在一高度釋放,若在下落的一瞬間被子彈擊中,其落地時間與自由下落時相同;若在下落到一半高度時被擊中,時間要變短,為什么?
- 4直徑5mm 長度2500mm的黃銅求重量
- 5The little boy wants a white T-shirt.改為一般疑問句
- 6奧數題(移動一根火柴棒)
- 7“裁”字查字典去掉部首查幾畫
- 8某電器商場原有電視機和洗衣機工720臺,電視機售出1/2后,剩下的電視機和原有洗衣機
- 9誰能找一篇找一篇簡單一點的2分鐘左右的英語新聞
- 10一千萬加一千萬等于幾
- 11方程x平方-2根號2x+2=0
- 12解方程:5分之19乘5分之21-4x=25分之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