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永久 码,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center id="usuqs"></center>
  • 
    
  • 現(xiàn)在世界上的淡水有百分之幾?

    現(xiàn)在世界上的淡水有百分之幾?
    語文人氣:655 ℃時間:2020-02-05 18:37:20
    優(yōu)質(zhì)解答
    淡水
    淡水(fresh water)含鹽量小于500mg /L的水.
    人們通常的飲用水都是淡水.地球上水的總量為14億立方千米,地球上的水很多,淡水儲量僅占全球總水量的2.53%,而且其中的68.7%又屬于固體冰川,分布在難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兩極地區(qū),還有一部分淡水埋藏于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難進行開采.目前,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水、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總和約占地球總水量的0.77%,.目前,人類對淡水資源的用量愈來愈大,除去不能開采的深層地下水,人類實際能夠利用的水只地球上總水量的 0.26%左右.到目前為止,人類淡水消費量已占全世界可用淡水量的54%.但淡水的污染問題卻未完全消除.因此,保護水質(zhì)、合理利用淡水資源,已成為當(dāng)代人類普遍關(guān)心的重大問題.
    在海運中,F.w. 淡水(Fresh water)有專門的含義.常用來形容船舶在淡水中吃水多少英尺或公尺時的載貨容積.例如,可以說一船在淡水中吃水26英尺時可以載貨12500噸(12500 tonnes on 26 ft. f.w.).
    五大淡水湖: 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鄱陽湖
    簡介: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位于江西省北部,距南昌市東北部50km.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在正常的水位情況下,鄱陽湖面積有 3914 平方公里,容積達 300 億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的總和.鄱陽湖在九江的水面約 20 萬公頃,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安、廬山區(qū)等六個縣(區(qū)),它是贛北的一顆明珠.
    煙波浩渺、水域遼闊的鄱陽湖,經(jīng)過漫長的地質(zhì)演變,形成南寬北狹的形狀,猶如一只巨大的寶葫蘆系在萬里長江的腰帶上.由于帶有大量水蒸氣的東南季風(fēng)的影響,鄱陽湖年降雨量在 1000 毫米以上,從而形成“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濕潤季風(fēng)型氣候,并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
    在我國的湖泊中,鄱陽湖具有最大的淡水水產(chǎn)養(yǎng)殖的水域,是長江中一些珍貴魚類漫游、產(chǎn)卵與育肥的場所.水域中有魚類 122 種、浮游植物 50 種.鄱陽湖還有 200 萬畝草洲,水草豐美,每年 10 月至翌年 3 月,有數(shù)十萬只珍禽候鳥來這里越冬.1983 年 6 月,江西省政府在永修縣吳城鎮(zhèn)建立了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qū);1988 年 5 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這個保護區(q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鶴群體所在地,白鶴種群約占全球的 98% 以上,也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大的鴻雁群體所在地,鴻雁數(shù)量達 3 萬只以上.保護區(qū)棲息著 54 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有 13 種鳥類被國際鳥類保護組織列為世界瀕危鳥類.豐富珍貴的鳥類資源為我國贏得了聲譽.世界自然基金會會長——英國菲利普親王、丹麥亨利克親王及國內(nèi)外專家、學(xué)者都專程來到這里考察,眾多的國內(nèi)外旅游者紛紛慕名前來游覽,稱這里是“珍禽王國”、“中國第二長城”.
    鄱陽湖的動植物
    每年都有許多游客和外國人冬季到保護區(qū)觀鳥,觀鳥的季節(jié)為11月至翌年3月.湖區(qū)著名的景點有落星墩、湖濱沙灘、火焰山、老爺廟等.
    a.紫陽堤,是由花崗石砌成的堤壩,為宋朝朱熹任南知軍時修建,因朱熹號“紫陽”,當(dāng)?shù)厝嗣駷榧o念他而取名“紫陽堤”.
    b.落星墩,位于星子縣城南兩公里的湖中,酈道元在《水經(jīng)注》中載:“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傳曰有星墜此以名焉”,星子縣便因此而得名,五代時,落星墩被封為寶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王安石、黃庭堅、朱熹游此皆有題詠,王安石詩中所形容的“萬里長江一酒杯”更是千古傳名.駐足落星寺,遠眺廬山秀色,近看鄱湖美景,金鱗競躍,白鷺翻飛,田園詩人陶淵明當(dāng)年“舟遙遙以輕揚,風(fēng)飄飄而吹衣”的歸田情景,仿佛依稀可見.
    c.湖濱沙灘,由落星墩乘快艇向東南行八分鐘,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垠的“十里金灘”.這里坡平沙細,陽光充足,是非常好的陽光浴、沙浴、湖浴場所,湖濱沙灘將以自然、純樸的豐姿,使廣大的內(nèi)地游客盡情享受沙灘而不必去沿海.沙灘旅游,將一掃您旅途勞頓,感嘆大自然豐厚的賞賜.
    d.火焰山,位于旅游碼頭東北八公里的湖中,由砂礫巖組成的石群千姿百態(tài),形狀各異且呈赤色,所以當(dāng)?shù)匕傩战苑Q此景為 “火焰山”,置身其中,不禁令人贊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特,盡享神秘、幽靜似仙境般的美妙.
    e.老爺廟,又名“顯應(yīng)宮”.據(jù)史料記載:“元末,明太祖與偽漢戰(zhàn)于鄱陽.初失利,走湖濱,遇老人艤舟近岸,太祖得濟,賜以金環(huán),返顧之則黿也.是夕,宿祠中,題詩于壁.”之后,明太祖御封之為“元將軍廟”.老爺廟門前的水域有“中國百慕大”之稱,水流湍急,水文地質(zhì)條件復(fù)雜,更使老爺廟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f.鄱陽湖候鳥保護區(qū),由旅游碼頭乘船向南四十公里,便是候鳥觀賞區(qū).作為一種新型的旅游頂目,正越來越受到國內(nèi)外旅游者的青睞.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水落灘出,面積廣大的草洲與湖池成為各類越冬鳥類最為理想的棲息之地.據(jù)國際鶴類基金會考察,越冬候鳥達150多種,近11萬只.其中白鶴1350只,當(dāng)候鳥群飛來時,遮天蔽日,蔚為壯觀,因此,鄱陽湖候鳥區(qū)被列為“世界A級候鳥保護區(qū)”.
    水上旅游線路及價格
    紫陽堤·落星墩 紫陽堤·落星墩·湖濱沙灘·老爺廟 紫陽堤·落星墩·火焰山 25元/人 40元/人 35元/人
    水上娛樂中心(即旅游碼頭)至各風(fēng)景點距離
    周瑜點將臺 觀音橋 愛蓮池 白鹿書院 秀 峰 廬 山
    0.5公里 6公里 0.5公里 10公里 6公里 50公里
    落星墩 老爺廟 火焰山 鞋 山 湖濱沙灘 候鳥區(qū)
    2公里 15公里 8公里 38公里 12公里 40公里
    鄱陽湖正在成為珍稀野生動物的天堂
    鄱陽湖位于長江中下游,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白鰭豚、江豚、中華鱘、白鶴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近些年來,由于長江水質(zhì)污染加重,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白鰭豚、江豚等珍稀野生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也遭到了破壞,它們的數(shù)量驟減.現(xiàn)在這些珍稀動物在長江流域已經(jīng)很難見到,在鄱陽湖等少數(shù)幾個地方偶而會出現(xiàn).
    在鄱陽湖,過去白鰭豚很常見,現(xiàn)在也難覓芳蹤;而江豚的數(shù)量還保持相當(dāng)?shù)囊?guī)模.據(jù)鄱陽湖管理局的周局長介紹,最近兩年只發(fā)現(xiàn)一到兩頭次白鰭豚在江中活動,但發(fā)現(xiàn)了江豚300多頭次.白鰭豚等野生動物數(shù)目減少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江豚、白鰭豚自然繁殖能力比較低,生長周期比較長,發(fā)展能力比較弱;二是進入 70、80年代以后,由于捕撈強度加大,漁類資源有所減少;三是人工的挖砂、爆破、長江航運的影響;四是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污染也對些動物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為了保護這些珍稀的動物,當(dāng)?shù)卣谯蛾柡貐^(qū)設(shè)立了江豚等動物的保護區(qū),保護區(qū)內(nèi)每年都進行幾個月的休漁,以便使這些動物能夠得到充足的食物.當(dāng)?shù)卣€致力于喚起當(dāng)?shù)鼐用竦谋Wo意識.現(xiàn)在鄱陽湖地區(qū)漁民們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意識正在增強.
    鄱陽湖不僅僅為白鰭豚、江豚、中華鱘等提供了廣闊而安全的生存空間,它作為世界上重要的濕地之一,每年都吸引鶴類、鸛類、天鵝等大量珍稀候鳥來這里越冬.鄱陽湖候鳥保護區(qū)是世界白鶴最重要的冬季棲息地之一.每年到江西潘陽湖來越冬的白鶴大概有2900只,占全世界白鶴總數(shù)的98%.
    據(jù)介紹,為了給這些珍稀候鳥提供一個良好的棲息場所,早在1988年中國政府就在鄱陽湖設(shè)立了候鳥保護區(qū).通過多年來的宣傳和管理,珍稀候鳥被捕殺、走私的現(xiàn)象明顯地減少.與此同時,保護區(qū)內(nèi)發(fā)展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漁民也就告別了靠捕漁為生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這樣就使人與鳥爭魚的現(xiàn)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觀,可以為鳥類提供更多的食物來源.
    洞庭湖
    洞庭湖古稱“云夢澤”,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兩省,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fēng)光之綺麗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巒突兀,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漁帆點點,蘆葉青青,水天一色,鷗鷺翔飛.春秋四時之景不同,一日之中變化萬千.古人描述的“瀟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平沙落雁”、“漁村夕照”、“江天暮雪”等,都是現(xiàn)在東洞庭湖的寫照.
    歷代文人墨客都對美麗的洞庭湖作過熱情的吟詠.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xué)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從岳陽樓的視角(居高臨下)對洞庭湖變化多端的風(fēng)光,描繪得淋漓盡至,膾炙人口.洞庭湖的氣勢雄偉磅礴,洞庭湖的月色柔和瑰麗.即使是在陰晦沉霞的天氣,也給人別致、譎秘的感覺,激起人們的游興.碧波萬頃的洞庭湖不愧為“天下第一水”.泛舟湖間,心曠神怡,其樂無窮.
    濱湖的風(fēng)光極為秀麗,許多景點都是國家級的風(fēng)景區(qū),如:岳陽樓、君山、杜甫墓、楊么寨、鐵經(jīng)幢、屈子祠、躍龍塔、文廟、龍州書院等名勝古跡.在西洞庭湖與長江的接界處——城陵磯,有一塊名為三江口的地方.從此處遠眺洞庭,但見湘江滔滔北去,長江滾滾東逝,水鳥翱翔,百舸爭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偉壯觀.劉海戲金蟾、東方朔盜飲仙酒、舜帝二妃萬里尋夫的民間傳說正是源于此地……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風(fēng)景秀麗.它是洞庭湖上的一個孤島,島上有72個大小山峰,這里每天有渡輪來往航程大約一小時.游覽群山需要用一天時間,早上去,下午返.既去了君山,又可暢游洞庭湖,真是一舉兩得.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傳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淚滴在竹上,變成斑竹.后來兩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為了紀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為君山了.現(xiàn)有古跡二妃墓、湘妃廟、柳毅井、飛來鐘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羅漢竹、方竹、實心竹、紫竹、毛竹等.這里每年都舉辦盛大的龍舟節(jié)、荷花節(jié)和水上運動.
    洞庭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其物產(chǎn)極為豐富.湖中的特產(chǎn)有河蚌、黃鱔、洞庭蟹、財魚等珍貴的河鮮,還有君山名茶、羅漢竹、方竹、實竹、紫竹、斑竹、毛竹等竹類產(chǎn)品,種類亦很繁多.
    太湖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五湖,為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000多平方公 里,有大小島嶼48個,峰72座.這里山水相依,層次豐富,形成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畫卷.在觀賞這"秀色可餐的太湖風(fēng)景同時,還可游覽江財名山、名園,探考歷史.
    太湖東、北、西沿岸和湖中諸島,為吳越文化發(fā)源地,有大批文物古跡遺存,如春秋時期的闔閭城越城遺址、隋代大運河、唐代寶帶橋、宋代紫金庵、元代天池書屋、明代揚彎一條街、宜興三洞、無錫三山和蘇州東、西洞庭山等.
    太湖流域行政區(qū)劃分屬江蘇、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蘇19399平方公里,占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占32.8%;上海5178 平方公里,占14%;安徽225平方公里,占0.6%.流域內(nèi)分布有特大城市上海市,江蘇省的蘇州、無錫、常州、鎮(zhèn)江4個地級市,浙江省的杭州、嘉興、湖州3個地級市,共有30縣(市).有500萬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座,100~500萬人口的大城市1座,50~100萬人口城市3座,20~50萬人口城市9座.至1997年止流域內(nèi)共有人口3611萬人,約占全國人口2.9%,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1844萬人,非農(nóng)業(yè)人口1767萬人,城市化水平達49%.流域內(nèi)有耕地2266萬畝,比1985年減少384萬畝,主要用于建設(shè)用地.其中水田1856萬畝,旱地410萬畝,復(fù)種指數(shù)200%.流域用地狀況,耕地占41%,水域15%,建設(shè)用地18%,其他用地26%.
    太湖流域的自然條件是優(yōu)越的.太湖流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四周略高,中間略低,形似碟子.其中山區(qū)丘陵占16%,河湖水面占16%,平原占68%.太湖不僅位于全流域的中心,而且是全流域的水利中樞.太湖西南部上游來水,主要有來自浙江天目山脈的東、西苕溪和來自蘇皖界山和茅山山脈的荊溪.東、西苕溪在湖州匯合后,主流由長兜港、小梅口注 入太湖,其余分散由吳興、長興“七十二溇港”入太湖,另有一部分通過塘水路直接?xùn)|泄.荊溪正流由宜興大浦口注入太湖,洮湖、滆湖地區(qū)來水則由宜興百瀆流入太湖,另有一部分經(jīng)京杭大運河直接?xùn)|泄.吳興、長興沿湖諸溇港和宜興百瀆均有橫塘連接,水量可以互相調(diào)節(jié).太湖東北面出水也有上百條溇港(已湮廢不少 ),其中主要的有梁溪口、沙墩口、胥口、鲇魚口、瓜涇口、南厙等,越過京杭大運河入陽澄、淀泖湖群,再通過黃浦江、吳淞江和太倉、常熟間眾多港浦入長江、入海,其中以黃浦江泄量最大,1954年洪水其下泄量約占整個流域的80%.京杭大運河縱貫太湖北、東、南三面,溝通了眾多東西向的排水河道,起著相互調(diào)節(jié)的作用.太湖下游去水,自古以來變化較大.《尚書·禹貢》即有“三江既入,震澤底定”的記載.不過人們對三江的解釋說法不一.通常多指由太湖東向出海的松江(即今吳淞江)、東南向出海的東江和東北向出海的婁江(即今溇江),其中松江為主流.到唐代,松江“寬二十里,深可敵干浦”,但東江已不復(fù)存在.明代以后,吳淞江的主 要排水地位逐步由黃浦江所代替.今天,吳淞江、黃浦江、瀏河可視為太湖三江演變的結(jié)果.
    我國人民對太湖流域的開發(fā)治理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開挖河道、修建江堤海塘、建設(shè)塘浦圩田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使太湖流域較早成為我國經(jīng)濟發(fā)達、物產(chǎn)豐饒的地區(qū).我們的祖先修筑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使這個西靠山丘、東接大海、南北濱江的地區(qū)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湖泊河網(wǎng)系統(tǒng).這個河湖系統(tǒng)能吞、能吐、能蓄、能排,可以兼收灌溉、排水、通航和 水產(chǎn)之利.
    太湖是一個天然的巨大水庫.太湖在水位2.99米時的庫容為44.23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89米,在水位4.65米時的庫容約83億立方米.太湖不僅接納上游百川來水,下游湖東地區(qū) 或遇暴雨,瀝水也會倒流入湖.當(dāng)長江水位高漲而通江港口無水閘控制時,江水也會分流入湖.由于湖面大,每上漲1厘米,可蓄水2 300多萬立方米,故洪枯水位變幅小.一般每年4 月雨季開始水位上漲,7月中下旬達到高峰,到11月進入枯水期,2~3月水位最低.一般洪枯變幅在1~1.5米之間.1991年太湖平均水位4.79米,為歷史最高;1934年瓜涇口1.87米,為歷史最低.由于太湖的調(diào)蓄,其下游平原雖然地勢比較低洼,一般年份仍可免受洪水威脅.
    太湖汛期能夠蓄水,不僅下游地區(qū)依賴太湖水灌溉,上游大部分地區(qū)也依賴太湖水灌溉 ,太 湖水可一直灌到西部山腳邊.一般年份,灌溉水源都可滿足,特殊干旱年份水源不足時,需從長江引水.現(xiàn)已在通江河口陸續(xù)增建翻水站,引江入湖,使水源更為豐盈.
    太湖不僅對全流域灌溉有很大作用,而且對流域城鄉(xiāng)供水有重要作用.一湖好水,不僅沿湖無錫、蘇州等城市可直接取用,黃浦江以太湖為源,清水長流,對沖淤、沖污、沖咸和上海城市用水有著重要意義.不幸的是,目前黃浦江每天要接納大量工業(yè)廢水.據(jù)有關(guān)單位分析,每當(dāng)上游來水與接納污水的比例小于8∶1時,就會發(fā)生黑臭.如1992年太湖流域大旱,據(jù)監(jiān)測資料,黃浦江水黑臭長達268天.自來水凈化用藥量增加了幾倍,水出廠時仍有怪味,嚴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近年來太湖已受到了嚴重污染,整個地區(qū)的水質(zhì)下降,江南水鄉(xiāng)連吃水都遇到了困難,保護太湖已提到議事日程,并列為國家重點治理項目.兩省一市聯(lián)手采 取行動,對重點排污單位限期治理,達標排放,否則就勒令停產(chǎn),禁止使用含磷洗滌劑等.現(xiàn)第一階段目標已初見成效.由于有太湖水的調(diào)蓄和長江水源補充,使太湖流域整個平原河網(wǎng)能保持一定的通航水深.自古以來,太湖流域航運事業(yè)就十分發(fā)達.目前全區(qū)有干支航線900余條,通航里程1.2萬公里,形成了一個江河湖海直達、干支相連、四通八達的航運網(wǎng).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流域有各類船舶4.7萬艘、134萬噸.1983年的貨運量達1.73億噸,相當(dāng)于長江干流貨運量的3.3倍 . 上海港通過內(nèi)河集疏的貨物約占70%,蘇州、無錫、常州三市水運量占江蘇全省水運量的44% .
    太湖寬淺的水域還為各種魚類洄游、產(chǎn)卵生長提供了良好場所.太湖魚蝦多達30多種,其中以銀魚、白殼蝦、鱭魚為水產(chǎn)珍品.太湖流域是我國重點淡水漁業(yè)基地,全區(qū)淡水魚產(chǎn)量約占全國的10%.90年代末在東太湖還大量發(fā)展了螃蟹養(yǎng)殖.
    太湖范圍大,景點多,人文古跡多,有極好的風(fēng)景旅游資源.太湖碧波萬頃,朝暉夕雨,霧靄晴光,自然景色變化萬千,加上周圍群山和湖中小島,融嬌艷、神秀于一體,使人心曠神怡.目前著名風(fēng)景點無錫蠡園、黿頭渚和蘇州洞庭東山、洞庭西山等.從總體上說,太湖與“人間天堂”蘇州、杭州兩個風(fēng)景游覽城市及整個錦繡江南聯(lián)系在一起.近年來,隨著我國“四大名著”電視劇的拍攝,無錫相繼建成了“三國城”、“水滸城”等,成了新的旅游熱點.目前,蘇州至洞庭西山已架起了跨湖長橋,西山不再是“孤島”,從蘇州、無 錫到湖州已開有旅游客班,穿越太湖.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太湖的旅游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新中國成立以后,蘇、浙、滬兩省一市在太湖流域做了大量的水利工作,建了不少水利工程.1984年12月成立太湖流域管理局,歸水利電力部和國務(wù)院長江口及太湖流域綜合治理領(lǐng)導(dǎo) 小組雙重領(lǐng)導(dǎo).現(xiàn)由水利部直接領(lǐng)導(dǎo).
    1991年,太湖流域發(fā)生了暴雨洪水,蘇錫告急!太湖告急!太湖出現(xiàn)了有實測記錄以來的最高水位4.79米,災(zāi)害造成的損失上百億元,全國震驚!災(zāi)后,在國務(wù)院的統(tǒng)一部署下,兩省一 市人民攜手合作,加快了太浦河、望虞河、杭嘉湖南排、環(huán)湖大堤等太湖治理“十大骨干工程”建設(shè).根據(jù)規(guī)劃,2000年左右基本完成10項重點骨干工程及黃浦江上游干流防洪工程建設(shè),使太湖流域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最后一批工程將于2002年基本完成.目前,太湖洪水的主要通道已基本暢通,治太工程總體框架已經(jīng)形成,初步改善了流域防洪除澇條件.
    太湖是鑲嵌在長江三角洲上的一顆明珠,是祖國的瑰寶.利用太湖、開發(fā)太湖、治理太湖和保護太湖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重任.
    洪澤湖
    洪澤湖位于江蘇省洪澤縣西部,發(fā)育在淮河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原是泄水不暢的洼地,后潴水成許多小湖.在我國秦漢時代,它們被稱為"富陵"諸湖.其中以洪澤湖最大,面積2069平方公里,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洪澤湖古稱破釜塘.公元616年,隋煬帝下江南,其時正值大旱,行舟十分困難.當(dāng)龍舟經(jīng)過破釜塘?xí)r,突然天降大雨,水漲船高,舟行順暢.煬帝大喜,自以為洪福齊天,恩澤浩蕩,于是便把破釜塘改名為洪澤浦.唐代開始名洪澤湖.
    洪澤湖的整個形狀很像一只昂首展翅欲飛的天鵝.由于洪澤湖發(fā)育在沖積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淺平,岸坡低緩,湖底高出東部蘇北平原4-8米,成為一個"懸湖 ".在治淮以前,洪澤湖汪洋一片,既無固定湖岸,又無一定形狀.參照對淮河的治理,對洪澤湖也進行了整治.現(xiàn)在湖區(qū)的東部大堤寬50米,全長67公里,幾乎全用玄武巖的條石砌成.遠遠望去,宛如一座橫亙在湖邊的水上長城.這條長堤不僅保護著下游地區(qū)的萬頃良田和千百座村鎮(zhèn),而且攔蓄的豐富水源為航運、發(fā)電、灌溉提供了便利.
    洪澤湖是一個淺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內(nèi),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來源,除大氣降水外,主要靠河流來水.流注洪澤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蘇北灌溉總渠是洪澤湖分泄入長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洪澤湖水生資源豐富,湖內(nèi)有魚類近百種,以鯉、鯽、鳙、青、草、鰱等為主;洪澤湖的螃蟹也是遠近馳名的.此外,洪澤湖的水生植物非常著名.蘆葦幾乎遍布全湖,繁茂處連船只也難以航行.蓮藕、芡實、菱角在歷史上即素享盛名,曾有"雞頭、菱角半年糧"的說法.
    巢湖
    巢湖,古稱焦湖,位于江淮之間,是中國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它地處合肥、巢湖二市和肥東、肥西、廬江三縣境內(nèi),西有大別山屏障,因地理位置險要,歷為兵家必爭之地.總面積820平方公里,東西180里,水域遼闊,四周河溝渠道360多條,縱橫交錯,曲折回環(huán);沿岸山磯聳立,沙灘眾多,湖中有山,山中有水,湖光山色,交相輝映.
    巢湖不僅風(fēng)景秀美,帆檣如畫,而且沿湖周圍名勝古跡眾多,姥山、中廟、四頂山、半湯溫泉、王喬洞、銀屏仙人洞、銀山猿人遺址、神墩文化遺址、楚歌嶺等,猶如眾星拱月,環(huán)繞巢湖.
    巢湖水產(chǎn)資源豐富,銀魚、蝦米、螃蟹被譽為“三珍”聞名遐邇.
    姥山,卓立湖心,矗立水面,面積約100公頃,海拔115米.島上三山九峰,林木蔥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為800里巢湖的“湖上綠洲”.姥山島人文景觀豐富.南麓,有一天然避風(fēng)良港,舊稱“南塘”,是元末抗元將領(lǐng)俞通海、廖永安等率水師屯寨姥山里修建.山腰,望湖而建的圣妃廟,祭祀主湖女神,始建于晉朝.山巔的文峰塔建于明崇禎四年,塔身為條石壘砌而成,高51米,七層八角,共135級.塔內(nèi)磚雕佛像802尊,石匾25幅.郭沫若當(dāng)年游湖時曾揮毫寫下了“遙看巢湖金浪里,愛她姑姥發(fā)如油”的詩句.
    姥山旅游業(yè)前景廣闊,總投資3000多萬元的巢湖水上樂園項目,對外招商引資開發(fā),其子項目姥山島綜合娛樂城開工興建.
    中廟位于巢湖北岸的鳳凰磯上,與湖中心的姥山島隔水相望.岸磯形如棲鳳,赤磧朱砂;廟宇赭墻碧瓦,飛閣流丹.中廟始建于東吳赤烏二年,先時祭祀主巢湖波濤的太姥,后來祭奉傳為泰山玉女的碧霞元君.歷史上幾經(jīng)毀壞,后至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倡募重修,修葺完善前中后三殿,計70余間.一進大殿供神龕,琳瑯滿目;二進大殿為佛事活動場所;后殿為藏經(jīng)閣,三層結(jié)構(gòu),莊重質(zhì)樸.
    銀屏仙人洞口的峭壁上,一株牡丹破石而生,婷婷玉立,每逢谷雨,嫣然盛開,游人只可仰視其仙姿,卻不可觸其玉體,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花”.相傳牡丹能報豐兆吉,預(yù)知年成.1997年至1999年,原巢湖市人民政府連續(xù)3年舉辦了牡丹觀賞節(jié),以花為媒,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效益.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請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瀏覽器瀏覽本站點,以保證最佳閱讀效果。本頁提供作業(yè)小助手,一起搜作業(yè)以及作業(yè)好幫手最新版!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業(yè)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