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公既用衛(wèi)鞅
孝公既用衛(wèi)鞅
孝公①既用衛(wèi)鞅②,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復(fù)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個數(shù).于是太子犯法.衛(wèi)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
(節(jié)選自《史記·商君列傳》)
注釋:①孝公:秦孝公.②衛(wèi)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種肉刑.
1.將“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用“/”斷句
2.與文中“恐民之不信”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有一人徒之
B.秦民之國度
C.法之不行
D.行之十年
孝公①既用衛(wèi)鞅②,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復(fù)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個數(shù).于是太子犯法.衛(wèi)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
(節(jié)選自《史記·商君列傳》)
注釋:①孝公:秦孝公.②衛(wèi)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種肉刑.
1.將“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用“/”斷句
2.與文中“恐民之不信”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有一人徒之
B.秦民之國度
C.法之不行
D.行之十年
其他人氣:363 ℃時間:2020-06-05 04:36:50
優(yōu)質(zhì)解答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2 選C 應(yīng)該是結(jié)構(gòu)助詞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孝公既用衛(wèi)鞅
- 孝公既用衛(wèi)鞅練習答案
- 簡單介紹一下衛(wèi)鞅在孝公 善 的支持下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 衛(wèi)鞅和孝公進行了什么重大歷史活動?有何重大作用?
- 衛(wèi)鞅與孝公在歷史上的主要貢獻是什么?他們規(guī)定的法令內(nèi)容是什么?衛(wèi)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補足多.孝公曰:善.以衛(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之令.
- 梁啟超提出的"輿論之母"是指什么?
- 冒高氯酸煙
- 【急!今天10點就要!】一道仿照例句 寫句子的題.
- 6分之5×58+8分之1×41+8分之1
-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2,b=3,c=120°,則sinA的值為 求詳解,急
- 讀《論語》有感
- 1111分之111與11111分之1111那個大?
猜你喜歡
- 1都有哪些東西可以和速度快或是加快速度有聯(lián)系的(物品,事件,詞語,現(xiàn)象等)希望盡量全面些哦!
- 2英語動詞填空what he said _______(record) just now. We can listen to it again.
- 3服裝廠生產(chǎn)襯衫,上半月完成計劃的45%,下半月比上半月多生產(chǎn)350件,剛好完成任務(wù).
- 4Tim was very______because many friends came to his birthday party.
- 5we moved to Canada in 2008變成否定句
- 6澄清石灰水中加鹽酸的離子方程式是?
- 7I think that it's a useful to learn a foreign-language.
- 8世界上有多少種字典?有多少種查字典的方法?應(yīng)該怎樣查?
- 9如果A>0,B>0,那么A+B>0 的逆命題,是真是假
- 10一個多邊形除了一個內(nèi)角外,其余各內(nèi)角之和為1680°,那么這個多邊形的邊數(shù)為_.
- 11鋁與硫酸鐵反應(yīng)
- 12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頗的話,在括號里填上序號.快的加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