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陰雨霏霏,雪花紛紛,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鄉(xiāng)途中踽踽獨行.道路崎嶇,又饑又渴;但邊關漸遠,鄉(xiāng)關漸近.此刻,他遙望家鄉(xiāng),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百感交集.艱苦的軍旅生活,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無數(shù)次的登高望歸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xiàn).《采薇》,就是三千年前這樣的一位久戍之卒,在歸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其類歸《小雅》,卻頗似《國風》.
全詩六章,可分三層.既是歸途中的追憶,故用倒敘手法寫起.前三章為一層,追憶思歸之情,敘述難歸原因.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疊詞申意并循序漸進的方式,抒發(fā)思家盼歸之情;而隨著時間的一推再推,這種心情越發(fā)急切難忍.首句以采薇起興,但興中兼賦.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饑.所以這隨手拈來的起興之句,是口頭語眼前景,反映了戍邊士卒的生活苦況.邊關士卒的“采薇”,與家鄉(xiāng)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僅艱苦,而且漫長.“薇亦作止”、“柔止”、“剛止”,循序漸進,形象地刻畫了薇菜從破土發(fā)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莖葉老硬的生長過程,它同“歲亦莫止”和“歲亦陽止”一起,喻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長.歲初而暮,物換星移,“曰歸曰歸”,卻久戍不歸;這對時時有生命之虞的戍卒來說,怎能不“憂心烈烈”.那么,為什么戍役難歸呢?后四句作了層層說明:遠離家園,是因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為戰(zhàn)事頻頻;無暇休整,是因為王差無窮.其根本原因,則是“玁狁之故”.《漢書•匈奴傳》說:“(周)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云云.”這可視為《采薇》之作的時代背景.對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責.這樣,一方面是懷鄉(xiāng)情結,另一方面是戰(zhàn)斗意識.前三章的前后兩層,同時交織著戀家思親的個人情和為國赴難的責任感,這是兩種互相矛盾又同樣真實的思想感情.其實,這也構成了全詩的情感基調,只是思歸的個人情和戰(zhàn)斗的責任感,在不同的章節(jié)有不同的表現(xiàn).
四、五章追述行軍作戰(zhàn)的緊張生活.寫出了軍容之壯,戒備之嚴,全篇氣勢為之一振.其情調,也由憂傷的思歸之情轉而為激昂的戰(zhàn)斗之情.這兩章同樣四句一意,可分四層讀.四章前四句,詩人自問自答,以“維常之華”,興起“君子之車”,流露出軍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著圍繞戰(zhàn)車描寫了兩個戰(zhàn)斗場面:“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這概括地描寫了威武的軍容、高昂的士氣和頻繁的戰(zhàn)斗;“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這又進而具體描寫了在戰(zhàn)車的掩護和將帥的指揮下,士卒們緊隨戰(zhàn)車沖鋒陷陣的場面.最后,由戰(zhàn)斗場面又寫到將士的裝備:“四牡翼翼,象弭魚服.”戰(zhàn)馬強壯而訓練有素,武器精良而戰(zhàn)無不勝.將士們天天嚴陣以待,只因為玁狁實在猖狂,“豈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當時邊關的形勢,又再次說明了久戍難歸的原因.《毛序》根據(jù)這兩章對軍旅生活的描寫,認為《采薇》是“遣戍役”、勸將士之詩.這與詩意不符.從全詩表現(xiàn)的矛盾情感看,這位戍卒既戀家也識大局,似乎不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因此,在漫長的歸途上追憶起昨日出生人死的戰(zhàn)斗生活,是極自然的.
籠罩全篇的情感主調是悲傷的家園之思.或許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驚醒了戍卒,他從追憶中回到現(xiàn)實,隨之陷入更深的悲傷之中.追昔撫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傷悲”呢?“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是寫景記時,更是抒情傷懷.個體生命在時間中存在,而在“今”與“昔”、“來”與“往”、“雨雪霏霏”與“楊柳依依”的情境變化中,戍卒深切體驗到了生活的虛耗、生命的流逝及戰(zhàn)爭對生活價值的否定.絕世文情,千古常新.今人讀此四句仍不禁棖觸于懷,黯然神傷,也主要是體會到了詩境深層的生命流逝感.“行道遲遲,載渴載饑”,加之歸路漫漫,道途險阻,行囊匱乏,又饑又渴,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憂傷.“行道遲遲”,似乎還包含了戍卒對父母妻孥的擔憂.一別經(jīng)年,“靡使歸聘”,生死存亡,兩不可知,當此回歸之際,必然會生發(fā)“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李頻《渡漢江》)的憂懼心理.然而,上述種種憂傷在這雨雪霏霏的曠野中,無人知道更無人安慰;“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全詩在這孤獨無助的悲嘆中結束.綜觀全詩,《采薇》主導情致的典型意義,不是抒發(fā)遣戍役勸將士的戰(zhàn)斗之情,而是將王朝與蠻族的戰(zhàn)爭沖突退隱為背景,將從屬于國家軍事行動的個人從戰(zhàn)場上分離出來,通過歸途的追述集中表現(xiàn)戍卒們久戍難歸、憂心如焚的內心世界,從而表現(xiàn)周人對戰(zhàn)爭的厭惡和反感.《采薇》,似可稱為千古厭戰(zhàn)詩之祖.
在藝術上,“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稱為《三百篇》中最佳詩句之一.自南朝謝玄以來,對它的評析已綿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闡釋史.王夫之《姜齋詩話》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和劉熙載《藝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為詩家口頭禪.而“昔往”、“今來”對舉的句式,則屢為詩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嚴霜結,今來自露晞”(《情詩》),顏延之的“昔辭秋未素,今也歲載華”(《秋胡詩》之五),等等.
古詩《詩經(jīng).采薇》描寫的是什么?
古詩《詩經(jīng).采薇》描寫的是什么?
語文人氣:661 ℃時間:2019-12-11 03:55:49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詩經(jīng)·采薇 是一首什么詩?
- 古詩:《詩經(jīng) 采薇》含義
- 古詩《詩經(jīng)采薇》
- 詩經(jīng)采薇中描寫歸來時情景的詩句是什么
- 《詩經(jīng)·采薇》全詩.
- 急!幫忙翻譯下列文字~
- 次氯酸不穩(wěn)定,見光易分解生成鹽酸并放出氧氣.寫出該反應化學式
-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第1小時行了全程的25%,第2小時行了50千米,兩個小時一共行了全程的45%相距多
- are not的縮寫形式怎么寫?
- 已知函數(shù)fx=2cos(wx+π/4)(w>0)的圖像與函數(shù)gx=2sin(2x+α)+1的圖像的對稱軸完全相同.求fx單調遞增區(qū)間
- 其鄰人之父亦云的云今義是什么意思
- 導體為0.10mm的銅絲,請問截面積怎么算啊?公式是什么?
猜你喜歡
- 1(1)九分之二的分子加4,要使分數(shù)大小不變,分母應().
- 2They'll stay for five days in Harbin.(對劃線部分提問) ------------
- 3悲憫惻隱之心 義無反顧
- 4一道初中乘方題
- 5將下列句子中的直接引語變?yōu)殚g接引語
- 6it was frist time...that誰能用這個句型造2個句子
- 7三角洲的形成有什么因素
- 81、He read the letter to all his friend【改被動語態(tài)】
- 9在角ABC中,AB=AC AD垂直BC于D角ABC周長的為36,角ABD的周長為30.請你求出AD的長
- 10一個數(shù)與4.85的和是14 1/2,求這個數(shù)《方程式》
- 11一項工程,甲,乙兩個工程隊合作,6天可以完工,現(xiàn)在甲先做4天,乙又接著做8天正好完工.乙每天完%B
- 12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