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無止境
任何成功的得來都不是一朝一夕的結(jié)果.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成長與發(fā)展,就必須不斷了解,不斷學習.
不懂、不會,就要了解,就要學習,學習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yīng)新的發(fā)展.孔子曰:“學不可以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馬克思說:“事物總處在變化發(fā)展中.”如遺傳變異,或水生發(fā)展到陸生等等.在這個過程中,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就生存下來,不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就被自然淘汰.人生活在社會中也是這樣,一出生,慢慢學會走路、說話,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接觸到各種事物,要不斷學習很多的東西,如處理日常事物、人際關(guān)系等等.有的人善于了解、學習,于是在各種環(huán)境中都能應(yīng)付自如,游刃有余.有的人卻故步自封,懶于了解、學習,結(jié)果遇事時不知所措,被時代、社會所拋棄.這樣的例子可謂屢見不鮮,數(shù)不勝數(shù).
如果我們現(xiàn)在的學識很高,那是不是可以放心休息、安于現(xiàn)狀呢?如果有這種想法,那毫無疑問是想錯了.孔子集群賢之大成,振玉聲金,卻仍不斷地學習,其“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本褪撬袆拥囊粋€寫照!若非如此,孔子能從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嗎?當代圍棋世界第一人李昌鎬,雖已達至尊之位,仍毫不知足,依然勤力于圍棋,難怪他的霸主之位穩(wěn)如泰山.相反,王安石筆下的神童仲永,被他父親當作搖錢樹而沒有繼續(xù)學習,后來變得“泯然眾人矣”.因此,人們?nèi)裟芟窨鬃?、李昌鎬等人那樣,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才能走在他人前面、時代的前列,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要想成功,必須不斷了解,不斷學習.一個人是如此,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秦孝公率先變法,使秦國強盛起來,“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使別國不敢小覷;還有那“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楚王,正是他正視現(xiàn)實,勵精圖治,楚國才能傲視群雄!現(xiàn)在,我們正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shè),更需要不斷了解,不斷學習,不斷前進,才能真正富民強國!
“學無止境”,不管你是涉世未深的青年,還是經(jīng)驗豐富的長者;不管你胸無半點文墨,還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都需要不斷了解,不斷學習!
2、學無止境
莊子曾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我認為莊子說得好極了.一個人從小開始學習,學吃飯,學走路,學文化,可是他一直到死也還有很多很多東西沒學到,只好帶著遺憾離開人世.所以,知識對我們來說,是比宇宙還要大的,是無邊無涯、無窮無盡的.
有人說,既然知識太多,學也學不完,那我們何必還要拼命去追求呢?及時享樂、知足常樂不是很好嗎?當然,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人要是不學習,不勞作,那他跟動物又有什么區(qū)別呢?其實,他比動物還不如呢!因為即使是動物,它們也是要自己捕食,也是要親身體驗、認真學習的.所以,作為人,我們千萬不能懶惰,只有不斷地學習進取,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既然知識無限,而我們每個人的知識很有限,那我們就要承認自己的不足,千萬不能不懂裝懂,因為那只會害了你自己.俗話說:“滿瓶水穩(wěn)穩(wěn)當當,半瓶水晃晃悠悠”,這就是承認自己不足的人比較謙虛,而自以為是的人反而要吹牛炫耀的道理.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真正的實事求是,也是真正的聰明.
知道了學習的艱難和長期,我們就不要操之過急.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我們要堅持學習一輩子,要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我們要善于學習,學“廣”不如學“精”.東西多了就容易雜亂,甚至互相混淆;專一一點,學到的東西更加清楚,可以更有條理地儲存在腦海里.
總之,我們要好好學習,盡管學無止境.
3、議論文訓(xùn)練
1
推薦談愛國(作文講評課實錄)
一、 首先要確定一個論證角度.
這是一個論題是題目,我們必須首先確定以各論點(觀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考慮論證問題.觀點可以是泛泛的贊揚愛國精神或行為,這樣容易寫,但不太可能寫出深度,力度不夠,文章很難的高分;觀點也可以從某一個具體的角度去確定,比如“愛國就要有民族自尊心()民族氣節(jié)”“愛國不僅僅是口號,更要落實在實際行動上”“愛國精神可以體現(xiàn)在最平凡的工作中”等等,確定角度的目的是為了讓論證更集中,觀點更具體明確.具體、集中的論證往往比泛泛而論更能寫出力度和深度,文章質(zhì)量就更容易上檔次,任何一個論題式題目我們在具體寫作時,首先要考慮確定一個論點(觀點),而明確觀點又必須首先確立角度.例如:《說謙虛》這個題目我們可以從“謙虛地作用”這一角度去論證“謙虛可以使人進步”這一個觀點;我們還可以從“勇于表現(xiàn)自己”的角度去論證“凡事不可一味謙虛”,吳晗的《說謙虛》是從謙虛地作用這一角度去論證的“謙受益,滿招損”
這次作文在確立角度和觀點時出現(xiàn)了以下問題:根本沒有確立角度,有十幾個同學把鄧世昌、五壯士(為國捐軀),文天祥、蘇武、梅蘭芳(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氣節(jié))、錢學森、華羅庚(兒不嫌母丑)、女排、體育健兒(為國爭光)等等這些不同角度的人物胡亂地、不分類別地,不講順序的攪合在一起.最后的落腳點是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培養(yǎng)愛國主義.這樣寫不是不可以,不過這只是泛泛而論,毫無深度而且論據(jù)材料雜亂無章,給人以思維混亂的感覺,這種作文層次不高,分數(shù)當然也不會高.范這種毛病的同學除了材料雜亂,主題不集中、不明確外,常常有以下的綜合癥:
1、 開頭一段(怎樣引入我管不了)往往根本不點出那個本來就不夠具體的觀點,只是在文末才有抱琵琶半遮面,羞答答的閃一下.看卷老師可要氣死了.我們提倡開門見山,這不是八股,這個表意的需要,大家可要小心,后來我估計,由這種癥狀的學生,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論證什么觀點.這是天大的.(第一段的重要性;)的禁忌.
2、 開頭有觀點,而且角度很具體,觀點很明確,一看著,老師高興極了,再往下看,你用的那些雜亂無章又不分類別的材料,其中絕大多數(shù)論證不了這個具體而明確的觀點,亂點鴛鴦,老師痛苦極了,毛病的根,還在思維混亂上,沒有類別意識,根本不知道哪些材料能論證觀點,哪些材料不能論證觀點.
3、 還有些學生,開門見山的提出了論點.材料也能論證觀點,可結(jié)尾處綜合論證,落腳點又發(fā)生重大偏差,比如論點是:在平凡的崗位上體現(xiàn)愛國精神,而結(jié)尾則說我們愛國,但不要盲目排外,而要善于吸收外國先進的東西.結(jié)尾出現(xiàn)這樣的偏差,最遺憾不過的了,仍是思維混亂(局部).
4、 也有些同學在論證過程中使用了不同的角度和類別的材料,并且在分類和排列組合方面,做得非常清晰、準確,當然人家的觀點也無懈可擊,人家會說:我在論證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條件下,愛國也有不同的方式.這里有兩個炸彈:一是:你論述愛國的方式變化有什么用?論文就是通過說理來教化(教育)人的,你這樣想教育大家什么?二是:多種角度你都想說,能說清楚嗎?
二、 在論證過程中出現(xiàn)了這些問題:
1、 光會羅列材料,而沒有分析,這怎么叫論證?分析什么?怎樣分析?這些是論證的關(guān)鍵.這是要非搞清楚不可的,你光放一個或幾個故事在那里,人家咋會知道你的心?
2、 材料本身有大問題,這就大大影響了論證,甚至破壞了論證效果,比如咱們很多同學使用王寶森和陳希同這個例子來論證不愛國,其實王寶森與陳希同根本就談不上愛國不愛國,他們的問題根本就不是愛國不愛國的問題,而是另外一個與愛國毫不相干的為難題(昏了腦袋).(x籍華人,xx)編造了的事實和材料也大大影響了論證的效果.
3、 在論證過程中,把一個實例材料拉伸考慮,很詳細,你在跟老師講故事嗎?600字的文章,光講了一個文天祥的、蘇武的故事就用了200字,這日子可怎么過?說到底,是分不清楚(搞不懂)議論文中的敘述和記敘文中的敘述有什么差異.基本知識和功夫差到這種地步,這已經(jīng)不是個基礎(chǔ)問題了,恐怕跟你的腦容量有些干系.
4、 自然段太多,尤其在論證不分,四十來個字一個段,一段接一段,密密麻麻,你也不看看能否和到一塊讓結(jié)構(gòu)更緊湊完整起來,其實這仍然是個論證問題!自然段太多或太少(共三段)這個老毛病要改掉不容易,要先用腦子才行.
三、 書寫格式指出多次,什么時候才能改掉是你自己的問題,有些同學怕是一輩子也改不過來了.
四、 這次作文寫出修改意見
認為毛病多的同學要重寫.
這次修改很關(guān)鍵,是作文提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結(jié)論:這次講評課是本學期議論文訓(xùn)練的綱領(lǐng),問題集中在以上所述方面;下次作文針對學生突出矛盾集中評,個別問題個別解決.
求一篇以學無止境為話題的議論文
求一篇以學無止境為話題的議論文
語文人氣:520 ℃時間:2020-04-16 07:55:46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求一篇以“自信”為話題的議論文!
- 作文誰會寫《學無止境》作文,要議論文快
- 學無止境議論文600字,
- 關(guān)于學無止境的作文 必須是議論文
- 求一篇以“財富”為話題的議論文
- 把四張紙牌背面朝上放在桌子上,洗勻后,隨機從中摸取一張,看完牌后,放回去洗勻,再摸,1:統(tǒng)計了100次結(jié)果,摸到老K共25次,請你估計老K有多少張?2:根據(jù)1的數(shù)據(jù),求出兩次都沒摸到老K的概率
- 停車場客車的輛數(shù)是貨車的1.5倍,客車開走42輛后,剩下的客車和貨車的輛數(shù)相等,原來客車和貨車各有多少輛?
- I m___ all the clothes together myself
- 曲線x=根號2cosθ,y=sinθ(θ為參數(shù))上的點到直線x=(根號2)*t,y=-1+t(t為參數(shù))的距離的最大值為
- Man ___ without air.
- 1.已知a.b兩個不共線的向量,且a=(cosα,sinα),b=(cosβ,sinβ) (1),
- As soon as she gets home,she ___ (turn) on the TV
猜你喜歡
- 1公式U=Ed中各字母代表什么意思
- 2一根方鋼長5米,橫截面是一個邊長為分米的正方形,這根方鋼的橫截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 3把2008年汶川地震中發(fā)生的事寫成一句比喻句,排比句,還有擬人句.快,明天要交.
- 4燕子從天空中掠過(擴句,至少擴2處)
- 5同時存在四離子濃度均為0.1mol/L 溶度積常數(shù):Mg(OH)2 1.2乘10-11 Fe(OH)2 1.6乘10-14 Mn(OH)2 4乘10-...
- 6如何區(qū)分公蟹與母蟹
- 7孝順父母長輩的成語
- 8春雨,染綠了世界,而自己卻無聲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師,您就是我~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 9He didn't have breakfast ,___ he got up late.A.because B.since C.as D.for
- 10小明每分鐘騎車行0.4km,小剛騎車行1km用了3分鐘.誰騎車的速度快一些?
- 11英語翻譯
- 1210的a次方等于20,10的b次方等于5的-1次方 求3的2a次方÷9的b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