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示信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譯文:
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兒子跟在后面哭著要去.曾子的妻子沒有辦法,對兒子說:“你回去吧,我從街上回來了殺豬給你吃.” 曾子的妻子剛從街上回來,曾子便準(zhǔn)備把豬抓來殺了,他的妻子勸阻他說:“我只是哄小孩才說要殺豬的,不過是玩笑罷了.”曾子說:“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識都需要從父母那里學(xué)來,需要父母的教導(dǎo).現(xiàn)在你如果哄騙他,這就是教導(dǎo)小孩去哄騙他人.母親哄騙小孩,小孩就不會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用來教育孩子成為正人君子的辦法.”說完,曾子便殺了豬給孩子吃.
————————————————
立木建信
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復(fù)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轍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譯文:
法的條令已經(jīng)完備,還沒有公布,商鞅擔(dān)心人民不相信自己,就在國都集市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招募能把它遷移到北門的人給他十金.
民眾認(rèn)為奇怪,沒有一個敢去搬的,商鞅又說:“能搬的人給他五十金.”.
有一個人搬遷了那根木頭,商鞅就給了他五十金.
商鞅用這個來表明自己不欺騙民眾,終于公布了法令.
————————————————
濟(jì)陽之賈:
原文:
濟(jì)陽之賈人,渡河南亡其舟,棲于浮直之上,號焉.有淦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曰:“我,濟(jì)人之巨室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淦者載而升諸陸,則予十金.淦者日:“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賈人勃然作色,日:“若,漁者也,一日之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
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漁者在焉人日:“盍救諸?”漁者日:“是許金而不酬者也.”
立而觀之,遂沒.
譯文:
濟(jì)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來.商人急忙喊:“我是濟(jì)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卻翻臉不認(rèn)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zé)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shù)的人!”于是他們站在旁邊袖手旁觀,商人淹死了.
————————————
季札掛劍
原文:
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xiàn).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譯文:
季札第一次出使,去造訪北方的徐國的君主.徐君十分喜歡季札(身上所佩)的劍,但是卻不說出來.季札心里也知道(徐君喜歡自己的劍),但是他還要出使到別的國,所以沒有送給他.(后來他出使完后)再回到徐國,徐君已經(jīng)死了,于是解下寶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他的隨從說:“徐君已經(jīng)死了,這是要送給誰呢?”季札說:“不是這樣的,我當(dāng)初心里已經(jīng)要把這劍送給他了,怎么能因為徐君死了而違背自己的諾言呢!”
猜你喜歡
- 1寒冷的冬天呼出氣體后,會看到白霧,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2空氣對我們很重要的英語作文
- 3張阿姨用112元去買窗簾布,由于窗簾布每米降價1元,因此張阿姨所帶的錢可以比原來多買2米,原來每米多少元?
- 4什么叫電能 作用
- 5什么時候用I were 什么時候用I was
- 6描述人生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是什么~
- 7用同樣的2臺抽水機(jī),3小時可以澆地1.2公頃,4臺抽水機(jī)1小時可以澆地多少公頃?
- 8若x²+2(a+1)x=16是完全平方式,求a²-2a+1的值
- 9已知I={X|-1≤X≤3},M={X|-1
- 10figure sth.out和figure out sth.的區(qū)別?
- 11高粱桿可以吃嗎
- 12誰可以給我說說I 與U I與R 以及伏安法測電阻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分別是什么,最好把實驗寫下 t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