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全書三十二篇,而以《勸學(xué)》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勸學(xué)》又以“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開篇.學(xué)習(xí)是貫穿修道始終的.沒有正確的見地只能是盲修瞎煉.然而學(xué)習(xí)又得先有目標(biāo).應(yīng)該“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這種圣賢教育與功利教育的區(qū)別就是“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勸學(xué)》這篇最重要的就是講到了明心見性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謂之性德.然而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yàn)楸娚男缘卤粺o明給蒙蔽了,無法顯示其光明清凈的妙用,反而顯示出污濁的身心世界,令眾生枉受輪轉(zhuǎn)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凈光明顯示出來.修德就是積善,積善即是明道的資糧.善法有世出世間的不同.這種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強(qiáng)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并不是局限世間的,這種理解是非常膚淺的.儒家之道行之極處也是可以出世的.當(dāng)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為高超圓滿的.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這絕非凡夫之境界.眾生本來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會變成愚昧,實(shí)在是性德被障礙的緣故.因?yàn)樾薜露@出性德,神明不過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曉其是自得,非從外來.“圣心備焉”,圣心即是真心,“備”者恢復(fù)也,去妄顯真.荀子所在的時代,佛教尚未傳入中國,但絕不可說中國即無悟道者,佛經(jīng)亦云“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荀子可謂無師自悟,但其之所以能夠悟道還是因?yàn)槠湫迣W(xué)暗合道妙.宣化上人曰老子孔子皆菩薩示現(xiàn),則荀子之本跡我亦不敢妄測.從《勸學(xué)》篇中我們可以明白其修學(xué)思想與佛教戒定慧三學(xué)是暗合的.荀子對道心之堅(jiān)固非常重視,而曰:“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是修道最重要的,這種德操與積善的關(guān)系是密切的,是真正的戒.“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應(yīng).能定能應(yīng),夫是之謂成人.”“應(yīng)”即是“慧”,也可以說“定”是“止”,“應(yīng)”是“觀”,“能定能應(yīng)”即“止觀圓融”.這時候才可謂之成人,即成就道業(yè)之人.
成就之后,荀子再談到了其境界“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天地間純是一片光明,由此可知荀子的證量一二.最后荀子以“君子貴其全也”作結(jié),勉勵后學(xué)勿得少為足,當(dāng)勤精進(jìn).
猜你喜歡
- 1寒冷的冬天呼出氣體后,會看到白霧,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2空氣對我們很重要的英語作文
- 3張阿姨用112元去買窗簾布,由于窗簾布每米降價1元,因此張阿姨所帶的錢可以比原來多買2米,原來每米多少元?
- 4什么叫電能 作用
- 5什么時候用I were 什么時候用I was
- 6描述人生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是什么~
- 7用同樣的2臺抽水機(jī),3小時可以澆地1.2公頃,4臺抽水機(jī)1小時可以澆地多少公頃?
- 8若x²+2(a+1)x=16是完全平方式,求a²-2a+1的值
- 9已知I={X|-1≤X≤3},M={X|-1
- 10figure sth.out和figure out sth.的區(qū)別?
- 11高粱桿可以吃嗎
- 12誰可以給我說說I 與U I與R 以及伏安法測電阻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分別是什么,最好把實(shí)驗(yàn)寫下 t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