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處理日常事務(wù).大事總匯于丞相,或最后請皇帝裁決.
三公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輔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于副丞相,主要職責(zé)是管理圖籍、奏章,監(jiān)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設(shè)御史中丞,掌管圖書秘籍,同時監(jiān)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書;監(jiān)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zé)監(jiān)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設(shè)九卿,作為中央行政機關(guān)分掌具體行政事務(wù),如祭祀、禮儀、軍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wèi);
(3)衛(wèi)尉,掌管宮門警衛(wèi);
(4)太仆,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審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wù);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wù);
(8)治粟內(nèi)史,掌管租稅錢谷和財政收支;
(9)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
三公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個官職的合稱.西漢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或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shè)三公.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皇帝治國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軍事長官太尉,但不常置.從武帝時起,因受經(jīng)學(xué)影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稱為三公.
漢武帝劉徹為了加強集權(quán)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權(quán)力.昭帝時,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的職位輔政,以后享權(quán)重臣如張安世、史高、王鳳等人,都居大司馬大將軍之位.于是大司馬權(quán)越丞相之上.成帝綏和元年(前8),采納何武的建議,將御史大未改為大司空,又把大司馬、大司空的律祿提高到與丞根相等,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壽二年(前1)改丞相名為大司徒,和今文經(jīng)所說的三公名稱完全一致.又將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師、太保置于三公之上,頭銜高而無實權(quán).西漢未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quán)力最大.新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
東漢初仍設(shè)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為千石之長史一人,又各置掾?qū)贁?shù)十人.以太尉為例,下有分管諸事的西曹、東曹、戶曹、奏曹、辭曹、賊曹、金曹、倉曹等曹.三公府當時簡稱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漢光武帝劉秀推行更極端的帝王集權(quán),不使權(quán)歸大臣,名義上仍設(shè)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quán)漸歸尚書臺.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更迭專權(quán).大將軍開府置官屬,位在三公上.三公不僅受制于尚書,而目還要俯首聽命于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們的黨羽和親信.按照經(jīng)學(xué)家的說法,丞相輔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如果出現(xiàn)各種滅異,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責(zé).東漢時,皇帝犯罪責(zé)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災(zāi),三公常被策免.三公有名無實,“備員而己”.
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兩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終止.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買權(quán)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gòu)轉(zhuǎn)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yōu)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zhì)不變,并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明、清同.
九卿
秦漢時掌管政務(wù)、魏晉以后逐漸不具實權(quán)的朝廷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漢時九卿是列卿或眾卿之意.先秦文獻中有三公九卿之說,但秦并沒有這種制度,西漢初也不見九卿名稱.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復(fù)古思想的影響,人們就以秩為中二千石一類的高官附會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時,九卿稱謂出現(xiàn)于詔書中.但《漢書》中所見的卿,有太常、光祿勛、太仆、廷尉、大行、大鴻臚、宗正、大司農(nóng)、少府、衛(wèi)尉、執(zhí)金吾、右內(nèi)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幾種官.將九卿定為九種官職,則始于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為卿.即以大司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樂、共工、予虞為九卿,分屬于三公.
東漢和新一樣,中央政府中設(shè)有九卿的官職.《續(xù)漢書》將太常、光祿勛、衛(wèi)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nóng)、少府定為九卿.九卿固定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員被排斥在九卿之外.東漢末到三國,有人就試圖為這種不合理的現(xiàn)象辯護.劉熙《釋名》否認漢有九卿之說,認為所置是十二卿;韋昭《辯釋名》則認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謂外卿.
魏晉以后九卿多同東漢之制,僅廷尉有時改稱大理;北魏改少府為太府.故隋唐九卿為太常、光祿、衛(wèi)尉、宗正、太仆、大理、鴻臚、司農(nóng)、太府,己無行政之權(quán).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虛銜或加官、贈官.
三公九卿制有什么特點?
三公九卿制有什么特點?
其他人氣:317 ℃時間:2020-05-04 05:54:58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概括三公九卿制的特點
- 三公九卿制的特點(概括)
- 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的共同特征
- 三公九卿與三省六部制的最基本共同特點
- 三公九卿制的意義
- 陳蕃的“蕃”在這里的讀音是什么?
- But the one million people of the city,who thought little of these events,were asleep as usual that
- 線粒體的氧化磷酸化和葉綠體的光合磷酸化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 一個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能否分割成2個全等的三角形
- 設(shè)f(x)=√x,g(x)=-x+a(a>0,a∈R),若不等式▏{f(x)+a[g(x)-2a]}/f(x)▕ ≤1對x∈[1,4]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圍.小弟拜謝!
- 熱帶魚最適合的溫度是幾度?
- 有關(guān)圓周率的知識
猜你喜歡
- 1用120個邊長是1cm的正方形,可以擺出 種面積是120平方厘米的長方形.
- 2m為何值時,方程組y=x+my2?4x?2y+1=0 (1)有兩組不相等的實數(shù)解; (2)有相同的兩組實數(shù)解; (3)無實數(shù)解.
- 3初一語文(下)主要復(fù)習(xí)什么?
- 4腦筋急轉(zhuǎn)彎:.How can you make a rope shorter without cutting or winding it?
- 5一根跳繩長五分之四米,這根跳繩的四分之三有多長?怎么算?
- 6人們在大自然中受到過哪些啟發(fā),有什么發(fā)明創(chuàng)造
- 7為什么before后面加being given而不是giving
- 8不要把污水直接排入河流英文怎么說
- 9兩個同體積的容器一個裝HCl氣體另一裝H2和CL2的混合氣體同溫同壓下,一定相同的是.
- 10五星村共有小麥的320公頃,玉米地比小麥地多1/4,這個村的玉米地比小麥地多多少公頃?玉米地有多少公頃?
- 11老外口中的的she average是什么意思
- 12大什么大什么,要成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