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有了許多感想,心里總是想著這本書的內(nèi)容,里面的人物時時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伊索,他是傳說中的人物,他寫的都是對生活中某種現(xiàn)象的批判、啟示和教訓(xùn).
另我感觸最深的是《膽小鬼》這個故事,他講了一個人,膽子很小,生活條件不好,卻很貪財,總想得到不勞而獲的財物.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累極了,背著柴下山回家去了.在山腳下的一條小路上,看見了一頭金色的獅子,他不敢碰,心想:這到底是活的,還是雕像呢.那獅子一動不動,也不出聲音,一定是雕像,這是神恩賜給我的,看我這樣的窮,想讓我賣一個好價錢.
他向四周巡視了一遍,確定沒有人,就抓起“獅子”的前爪和后爪,可它太重了,拿不起來.他好像很聰明似的想:人多力量大嗎,我回去把家人找來一起搬.之后,他就跑回家去了.
等他把家里的,男女老少都找來時,那個金獅子已經(jīng)不見了.
他告訴人們,做事一定要果斷,不能拖拖拉拉的.否則,什么事情都變的很糟糕的.有一句話說的好,“效率就是金錢”.做事要講究效率,如果做事慢了,就什么事情也辦不好了.這就叫做“一事無成”.訓(xùn).
2.
《伊索寓言》是我最愛讀的書之一.這些寓言故事我都很喜歡.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狐貍與老山羊》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說的是:有一次,狐貍不小心掉到了井里.狐貍看見老山羊走來,就把山羊騙到井里,然后自己登著山羊的背跳出了井.狐貍不遵守諾言,不但沒把山羊救出來,還反而對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沒有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了.”
我讀完這個故事以后就想:無論做什么事,首先要去考慮事情的結(jié)果,然后再去做.也就是說,不能盲目地聽信別人的話.要是不考慮結(jié)果,盲目地去做的話,就容易上當(dāng)受騙.嚴重的時候,還會有很大危險.世上有很多心口不一的人,不能隨便聽信這些人的話.還有許多壞人,用甜言蜜語誘騙人們,所以更要認清這種人的真面目,時時刻刻提防他們,否則到時候就會追悔莫及.
3.
里面寫了許許多多的寓言故事,其中有一篇令我印象深刻:一個小男孩想從罐子中拿出堅果,他一下子抓了許多,可卻因為太多而卡在罐口,取不出來,便哭了起來,路人見后便笑著說道:“一次少拿一點你就很容量取出堅果了,不是也很開心嗎”后來男孩一點一點的拿,終于品嘗了堅果的美味.
對主人公的評價:小男孩---開始真是貪心,一下抓那么多堅果,所以卡在那里,后來總算明白了不要太貪心,吃到了堅果.
后來男孩一點一點的拿,終于品嘗了堅果的美味.
有意思的句子或語段:狗銜肉過橋,看見水里的影子,以為是另一只狗也銜著肉,因而放棄了嘴里的肉,跟影子打架,要搶影子銜的肉,結(jié)果把嘴里的肉都丟了
我的感想:男孩之所拿不出堅果,是因為他過于心急,急于求成.就像在學(xué)習(xí)中,一下子學(xué)了許多知識,因為內(nèi)容多,我們記不牢,也就像在罐中的堅果一樣,想要拿出全部堅果,要獲得成功,必須從中一點一滴地吸取,一點一點地積累,最后定會取出全部堅果.
4.
掉在井里的狐貍和公山羊
一只狐貍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論他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貍在井下,便問他井水好不好喝?狐貍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zhèn)靜下來,極力贊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勸山羊趕快下來,與他痛飲.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dāng)他咕咚咕咚痛飲完后,就不得不與狐貍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貍早有準(zhǔn)備,他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墻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議,狐貍踩著他的后腳,跳到他背上,然后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貍上去以后,準(zhǔn)備獨自逃離.公山羊指責(zé)狐貍不信守諾言.狐貍回過頭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應(yīng)當(dāng)事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jié)果,然后才去做.
5.
徒勞的寒鴉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準(zhǔn)備立他為王.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鴉了.
這故事是說,借助別人的東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被剝離時,就會原形畢露.
6.
老獵狗
一條老獵狗年輕力壯時從未向森林中任何野獸屈服過,年老后,在一次狩獵中,遇到一頭野豬,他勇敢地撲上去咬住野豬的耳朵.由于他的牙齒老化無力,不能牢牢地咬住,野豬逃跑了.主人跑過來后大失所望,痛罵他一頓.年老的獵狗抬起頭來說:“主人啊!這不能怪我不行.我的勇敢精神和年輕時是一樣的,但我不能抗拒自然規(guī)律.從前我的行為受到了你的稱贊,現(xiàn)在也不應(yīng)受到你的責(zé)備.”
這是說,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規(guī)律.
7.
螞蟻與屎殼郎
夏天,別的動物都悠閑地生活,只有螞蟻在田里跑來跑去,搜集小麥和大麥,給自己貯存冬季吃的食物.屎殼郎驚奇地問他為何這般勤勞.螞蟻當(dāng)時什么也沒說.冬天來了,大雨沖掉了牛糞,饑餓的屎殼郎,走到螞蟻那里乞食,螞蟻對他說:“喂,伙計,如果當(dāng)時在我勞動時,你不是批評我,而是也去做工,現(xiàn)在就不會忍饑挨餓了.”
這是說,盡管風(fēng)云變化萬千,未雨綢繆的人都能避免災(zāi)難.
8.
公雞和寶玉
一只公雞在田野里為自己和母雞們尋找食物.他發(fā)現(xiàn)了一塊寶玉,便對寶玉說:“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會非常珍惜地把你撿起來;但我發(fā)現(xiàn)了你卻毫無用處.我與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寶玉,倒不如得到一顆麥子好.”
這是說自己需要的東西才是真正珍貴的.
9,.
兩只口袋
普羅米修斯創(chuàng)造了人,又在他們每人脖子上掛了兩只口袋,一只裝別人的缺點,另一只裝自己的.他把那只裝別人缺點的口袋掛在胸前,另一只則掛在背后.因此人們總是能夠很快地看見別人的缺點,而自己的卻總看不見.
這故事說明人們往往喜歡挑剔別人的缺點,卻無視自身的缺點.
10.
山鷹與狐貍
山鷹與狐貍互相結(jié)為好友,為了彼此的友誼更加鞏固,他們決定住在一起.于是鷹飛到一棵高樹上面,筑起巢來孵育后代,狐貍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有一天,狐貍出去覓食,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貍搶走,與雛鷹一起飽餐一頓.狐貍回來后,知道這事是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站著詛咒敵人,這是力量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鷹飛下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著火的羊肉,帶回了自己的巢里.這時候一陣狂風(fēng)吹了過來,巢里細小干枯的樹枝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鷹都被燒死了,并從樹上掉了下來.狐貍便跑了過去,在鷹的眼前,把那些小鷹全都吃了.
這則故事說明,對于背信棄義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報復(fù)他,可神會懲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