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平衡”的問題已有較多的文章見諸報刊雜志,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和學生還是感到困難重重.如何突破這一難點,讓學生不僅易于掌握,而且能靈活應用,就成為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結(jié)合我們多年的教學實踐進行一些探討,力求有所突破. 一、難點分類 “等效平衡”的教學難點:一是“等效平衡”概念,在相同條件下的同一可逆反應里,建立的兩個或多個化學平衡中,各同種物質(zhì)的含量相同,這些化學平衡均屬等效平衡(包括“等同平衡”).關鍵是“各同種物質(zhì)的含量相同”;二是“等效平衡”在恒溫恒容條件下的應用;三是在恒溫恒壓條件下的應用;四是在計算中的應用. 二、難點分散滲透 為了突破難點,我們在教學中將上述難點分散滲透在三節(jié)課中. 1.先滲透“等效平衡”概念,并舉例讓學生學會判斷哪些屬于等效平衡,哪些不屬于等效平衡.再討論第一類:在恒溫恒容條件下的應用. 例1.恒溫恒容:(1)A容器中加入1gSO2和1gO2反應達到平衡,SO2的轉(zhuǎn)化率為a%,另一同溫同容的B容器中加入2gSO2和2gO2反應達到平衡,SO2的轉(zhuǎn)化率為b%,則a%____________b%. (2)2HI =(可逆)H2+I2(氣)平衡,增大HI的物質(zhì)的量,平衡____________移動,新平衡后HI的分解率____________,HI的體積分數(shù)____________. (3)N2O4 =(可逆)2NO2平衡,減少N2O4的物質(zhì)的量,平衡____________移動,N2O4的轉(zhuǎn)化率____________,N2O4的體積分數(shù)____________,NO2的體積分數(shù)____________. 分析:(1)同溫:
①B和C是“等效的” ②A C A變?yōu)锽也相當于加壓. B容器相當于加壓,平衡正向移動,更多的SO2和O2轉(zhuǎn)化為SO3,a%<b%. (2)(a)判斷平衡移動:增大反應物HI濃度,平衡正移(或反應物HI濃度增大,v正增大,v正>v逆,說明平衡正向移動).理加入HI原平衡被破壞,新加入的HI又分解為H2和I2,即正向移動(注意:不能得出HI分解率增大的結(jié)論). (b)判斷含量變化和分解率變化:同溫下,比如原起始時1molHI(VL),現(xiàn)起始時相當于2molHI(VL),相當于加壓,分別達到平衡,兩平衡中HI的分解率相同,同種物的含量相同,HI分解率不變,體積分數(shù)不變. (3)減小反應物N2O4濃度,平衡逆向移動(或反應物N2O4濃度減小,v正減小,v正<v逆,說明平衡逆向移動).理原平衡破壞,小部分NO2又化合生成N2O4(注意:不能得出N2O4的轉(zhuǎn)化率如何變化的結(jié)論). 結(jié)論:(1)判斷平衡移動:應用濃度改變對平衡的影響來判斷. (2)判斷含量變化和轉(zhuǎn)化率變化:恒溫恒容條件下,若反應物只有一種,增大(或減小)此物的量,相當于加壓(或減壓)來判斷;若反應物不止一種,同倍數(shù)增大(或減小)各反應物的量,相當于加壓(或減壓)來判斷. 2.先練習鞏固上次的思路,再討論第二類:在恒溫恒壓條件下的應用. 例2.恒溫恒壓: (1)加入1molN2和3molH2達到平衡,N2體積分數(shù)為a%,N2轉(zhuǎn)化率為b%;若再加入1molN2和3molH2,平衡正向移動,新平衡后N2體積分數(shù)為a%,N2轉(zhuǎn)化率為b%;若減少0.5molN2和1.5molH2,平衡逆向移動,新平衡后N2體積分數(shù)為a%,N2轉(zhuǎn)化率為b%,平均摩爾質(zhì)量不變. (2)H2+I2(氣)=(可逆) 2HI,加入1molH2和2molI2(氣)達到平衡,若H2減少0.5 mol,I2減少1mol,平衡逆向移動,各物質(zhì)含量不變. 分析:(a)判斷平衡移動(略). (b)恒溫恒壓,若1molN2和3molH2達到平衡時為VL,則又加1molN2和3molH2達到平衡時為2VL,各同種物的濃度相同,是等效的,轉(zhuǎn)化率相同,各同種物的含量相同,平均摩爾質(zhì)量相同. 結(jié)論:恒溫恒壓條件下,只要保持相當于兩反應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定值(可以任意擴大或縮?。?即各同種物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均是等效關系. 3.第三次滲透是在可逆反應計算學習以后,學生已學會應用極限法和三步計算模式,再討論第三類:“等效平衡”在計算中的應用. 三、探求簡便方法 如果求得簡便易懂的方法,難點不攻自破.我們將三步計算模式(始、變、平)改變?yōu)椤白冃稳健蹦J剑ㄊ肌⒆?、始′?用于“等效平衡”的計算非常簡單易學.關鍵是理解其中“平”變?yōu)椤笆肌洹?所以“變形三步”中的“始”與“始′”是等效關系.例3.在一定溫度下,把2molSO2和1 molO2通過一個一定容積的密閉容器里,發(fā)生如下反應:2SO2+O2=(可逆) 2SO3.當此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反應混合物就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現(xiàn)在該容器中,維持溫度不變,令a,b,c分別代表初始加入SO2,O2,SO3的物質(zhì)的量.如果a,b,c取不同的數(shù)值,它們必須滿足一定的相互關系,才能保證達到平衡時,反應混合物中三種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仍跟上述平衡時的完全相同,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骸?#57348;(1)若a=0,b=0,則c=_____________; (2)若a=0.5,則b=_____________和c=_____________; (3)若a,b,c取值必須滿足的一般條件是(請用兩方程式表示,其中一個只含a和c,另一個只含b和c)_____________. 分析:均是等效平衡關系. (1)c=2 (2)2SO2+O2 2SO3 始 2 1 0 變 1.5 0.75 1.5 b=0.25 始′ 0.5 0.25 1.5 c=1.5 (3)2SO2?。2 2SO3 始 2 1 0 變 2-a1-b c 始′ a b c (2-a)/c=2/2 a+c=2 (1-b)/c=1/2 2b+c=2 恒溫恒壓時,必須用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值代入計算. 例4.某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充入3molA和2molB,反應:3A(氣)+2B(氣)=(可逆) xC(氣)+yD(氣)達到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為m%.若將0.6molA,0.4molB,4molC,0.8molD作為起始物充入,同溫同容下達到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仍為m%,則x=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 3A+ 2B xC+yD 始 3 2 0 0 變3-0.6 2-0.4 4 0.8 始′0.6 0.4 40.8 (3-0.6)/4=(3/x) x=5 (4/0.8)=(x/y) y=1 應用上述方法教學后,絕大部分學生認為:思路清晰、方法易學、有鉆研興趣.學生作業(yè)和測試結(jié)果均是做題快,準確度高.恒溫恒容與恒溫恒壓及反應前后體積變化和不變化一樣嗎?那是有區(qū)別的。恒溫恒容與恒溫恒壓對及反應前后體積變化的來說,解決方法不一樣。前面討論的就是這種情況。而恒溫恒容與恒溫恒壓對及反應前后體積不變化的來說,解決方法是一樣的。
請您詳解一下高中課本-化學平衡中的等效平衡
請您詳解一下高中課本-化學平衡中的等效平衡
化學人氣:664 ℃時間:2020-06-17 22:53:13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高中化學等效平衡怎么解釋
- 等效平衡
- 能幫我講解等效平衡么?
- 現(xiàn)有甲乙兩個容積相等的恒容密閉容器,向甲中通入6molA和2molB,向乙中通入1.5molA,0.5molB和3molC,將兩容器的溫度恒定為770K,使反應3A(g)+B(g)==xC(g)+D(s)達到平衡,此時測得甲乙兩容器中C的體
- 高中化學 等效平衡 求詳解
- 形容獨自一人的成語
- 3²和a²是同類項嗎?
- 如圖,國旗上的五角星的五個角的度數(shù)是相同的,每一個角的度數(shù)都是( ?。?A.30° B.35° C.36° D.42°
- 三角形數(shù)陣,1;2,3;4,6,5;8,12,10,7;16,24,20,14,9;32,48,40,28,18,11;···
- 直角三角形ABC周長為2,求面積最大值(用三角函數(shù)知識和建模思想解題)
- 小紅用150 N的力豎直向上提一個質(zhì)量為10kg的水桶受到的合力是( )N(g取10N/kg)
- 1.125/0.09脫式計算
猜你喜歡
- 1f(x)有n階導,且f(x)的導數(shù)為f(x)的平方,則f(x)的n階導為什么
- 2噸與升之間的換算單位是多少?
- 3如果地球是方的,那么對我么人類活動會有什么影響?地球上的哪些現(xiàn)象會發(fā)生變化?如題 謝謝了
- 41.大蒜新素的化學式為C6H10S2,請問14.6g的大蒜新素含幾摩爾的氫原子,質(zhì)量為多少?
- 5英語翻譯
- 6這道題的6除以1與6乘以1的意思相同嗎?是一道小學二年級的判斷題
- 7小巧參加了學校的“護綠隊”,負責為草坪鋤雜草.計劃每天鋤雜草65平方米,一星期可以完成任務.
- 8[-A20] In many places in China , _____ bicycle is still ______ popular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 9"youth is not a time in life"是啥意思?
- 10如圖,⊙O的直徑AB垂直于弦CD,垂足為E,若∠COD=120°,OE=3厘米,則OD=_厘米.
- 11warranty manager 如何翻譯
- 12如圖是一個正方形,甲和乙分別是等腰三角形的兩種不同的內(nèi)接正方形,則圖中甲與乙的面積比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