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境美
文章開篇以簡潔的筆觸,給我們勾畫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陽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氣清新,山色蒼翠,并總述自富陽至桐廬水上之游的總體印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第二段寫"異水".先抓住其"縹碧"的特點,寫出其晶瑩清澈的靜態(tài)美: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見底,連那倏來忽去的游魚,水底累累的細石,都可以一覽無余.然后以比喻夸張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動態(tài)美:這水有時又迅猛奔騰,一瀉千里,使人感到驚心動魄.這樣描寫,靜中有動,動靜結(jié)合,顯示出富春江水的秀麗之美和壯觀之美,突出地表現(xiàn)了一個"異"字.
第三段寫"奇山".首先從形的角度寫山勢本身之奇,奇在"負勢競上"、"爭高直指".山本是靜止的,而在作者筆下,卻仿佛有無窮的奮發(fā)向上的生命力,它們仿佛要掙脫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層巒迭嶂.其次從聲的角度寫空山天籟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鳥和鳴,知了叫個不停,猿猴啼個不住,這些歡快的聲音,匯成一曲對生命的頌歌,把這寂靜的山谷,變成一個熱鬧、和諧、歡樂、詳和的世界.山包容了這些生命,這些生命給這山以無限生氣.再次從色的角度寫山林中有日無光之奇.山外雖然晴光萬里,山中卻別有景象.作者筆鋒又從動到靜,寫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濃蔭蔽目,在白天也只是"有時見日"的幽暗的景象.這一段寫山之形之聲之色,都緊扣一個"奇"字.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動與靜、聲與色、光與影巧妙結(jié)合,為讀者描繪出一幅充滿生命力的山水圖,讓讀者充發(fā)享受到了富春江兩岸的"山川之美".
二、志趣美
本文重在寫景,直接抒情寫志的語言很少.但歷來優(yōu)秀的文章都講究情景相生,我們可從作者對景物的描寫中,從寥寥幾句寫觀感的語句中,領(lǐng)略到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潔的情懷.我們可以從首段"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種享受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輕松愜意;從對山水的描寫中,體會到作者對自然、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贊頌.更令人贊賞的是,在描繪山景時,作者插入兩句觀感:"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這幾句感受,不僅從側(cè)面襯托出險峰幽谷的奪人心魄的魅力,更是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wù)的厭倦.
細細品味,作者的這種志趣,既不同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入世,又不同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消極遁世,它是一種對輕松自然的崇尚,對自由和諧的向往,對歡樂生命的禮贊.它比前者少了份嚴肅,多了份瀟灑,比后者少了份悲觀,多了份開朗,因而更具一份常人心態(tài),也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并感到親切.
三、語言美
駢文是一種講究形式的文體,作者吳均是南朝知名駢文家,其代表作《與朱元思書》自然保持了駢文的特點.文章基本上遵循駢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運用對偶句, 如"泉水激石,冷冷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這就取得了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對比立意、相映成趣的表達效果,讀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極強.
但本文又有異于當時一般的駢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駢文形式上的束縛,體現(xiàn)了可貴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其一,在四字句、六字句中運用了"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這樣的五字與四字交替運用的句式,這就避免了駢文刻板劃一的弊病,使語言顯得活潑灑脫;其二,文章前半部分幾乎沒有對偶,無異于一般散文( 尤其是第一節(jié)),后半部分則基本上都是工整的對偶句,這樣駢散結(jié)合、疏密相間的安排, 使語言靈活多變,更具韻律美;其三,文章沒有像一般駢文那樣堆砌典故,甚至故意用冷字僻字,全文除"鳶飛戾天"一處用典以外,均采用白描手法,寫景狀物,力求準確傳神,這使文章語言顯得清新自然,生動流暢,在當時以綺麗浮靡為主流的駢文中顯得卓爾不群,超凡脫俗.
四、結(jié)構(gòu)美
《與朱元思書》篇幅雖短,但也很講究章法.
文章首段以"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八字總領(lǐng)全篇,二、三兩段分承"異水" 和"奇山"兩方面,環(huán)繞"獨絕"二字展開生發(fā)和描摹,結(jié)構(gòu)上綱舉目張,脈絡(luò)分明.
寫景順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遠,逐層展開,符合"從流飄蕩"的觀景習慣,條理清楚.
寫景重點上, 全文詳寫"山"略寫"水";寫"水"的部分,詳寫靜態(tài)略寫動態(tài);寫"山"的部分,詳寫動態(tài)略寫靜態(tài).這樣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顯得詳略適宜,輕重有度.
讀《與朱元思書》,如讀一首好詩,因為它不僅有詞采雋永、音節(jié)和諧的詩一般的語言,更洋溢著清新淡雅的詩情;讀《與朱元思書》,如賞一幅山水寫意,因為它有特色鮮明的景物,更有明朗灑脫的畫意.總之,該文情景兼美,辭章俱佳,能給我們以美的享受、心靈的愉悅.
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南朝著名文學家.詩文多以描寫山水自然美景,風格挺拔,有一定藝術(shù)成就.時人仿效他的文體,叫做“吳均體”.
翻譯:
那空間的)煙霧都消散凈盡,天空和遠山呈現(xiàn)出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流蕩漾,任憑船兒東西漂泊.從富陽縣到桐廬縣(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異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魚和細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無障礙.(那飛騰的)急流比箭還快,洶涌的波浪猛似奔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郁郁蔥蔥的樹木,使人看了有寒涼之意,(高山)憑著(高峻的)形勢,奮力直向上聳,仿佛互相競賽向高處和遠處發(fā)展;(它們)都在爭高,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沖激著石頭,發(fā)出冷冷的清響;好鳥兒相向和鳴,唱出和諧而動聽的聲音.(樹上的)蟬兒一聲接一聲不斷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聲一聲不住地啼.那些懷著對名利的渴望極力高攀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之心;那些辦理政務(wù)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象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可以見到陽光.
與朱元思書,概括各段主要內(nèi)容
與朱元思書,概括各段主要內(nèi)容
語文人氣:886 ℃時間:2019-12-07 17:51:53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與朱元思書 本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根據(jù)所寫內(nèi)容給文章分三個層次,并概括層意
- 與朱元思書第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與朱元思書》的題目是什么意思?
- 與朱元思書 中心思想
- 21 與朱元思書 第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它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 can you point out the country___ the map of the world?
- 1·買三種水果30千克,共用去80元,其中蘋果每千克4元,橘子每千克3元,梨每千克2元,問三種水果各買多少
- 三棵樹上停著24只鳥,從第一棵飛4只到第二棵,再從第二棵飛5只到第三棵,則三棵樹的鳥都相等.
- 英語高中定語從句 Nobody knows the reason that Matt refused to go to the party
- 如圖 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BC=90度,AB=BC,三角形的頂點在相互平行的三條直線L1、L2、L3上,且L1、L2間距離為2,L2、L3間距離為3,側(cè)三角形ABC的面積為/
- 誰能教我一些關(guān)于比例尺的填空題,
- he has s____ some p____ to his friends .
猜你喜歡
- 1已知關(guān)于x,y的方程5x的3m+7次方-3y的2n-3次方等于4,是二元一次方程,則m=?,n=?
- 2設(shè)A=1/2^10+1/(2^10+1)+1/(2^10+2)+...+1/(2^11+1),則A與1的大小關(guān)系為?
- 3尊嚴(節(jié)選) 只有一個人例外,這是一個臉色蒼白、瘦骨如柴的年輕人.當鎮(zhèn)長杰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
- 4三峽三期圍堰爆破拆除成功后,三峽大壩全線擋水,一代偉人_在幾十年前曾經(jīng)描繪的景觀"_"終于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
- 5How long win the meeting last ,
- 6x等于七x(xy為非零自然數(shù)),那么x,y的最大公因數(shù)是?最小公倍數(shù)?
- 7為什么說: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為什么要強調(diào)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又是怎樣?到底是怎么回事?
- 8要使10分之x是真分數(shù),9分之x是假分數(shù),x應(yīng)為( )?
- 9一筆錢,只買文具盒可買200個,只買圓珠筆600個,每人1個文具盒,2個圓珠筆,可買多少文具盒
- 10寫出一個滿足下列條件的函數(shù):(1)它的圖像是經(jīng)過原點的一條直線(2)y隨x的增大而增大
- 11有哪些關(guān)于形容成績好的詞匯?
- 12一個長方體玻璃魚缸長4分米,寬3分米,魚缸內(nèi)有水,水面離缸口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