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有畫”是詩詞創(chuàng)作的高境界,也是詩詞評論中常用的褒揚之辭.這里的詩中這“畫”大體上蘊含著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形體,二是色彩.李清照照詞《醉花陰》中“人比黃花瘦”之句,以人比黃花,不但有形,而且有色,既描繪了憔悴的面色,又刻劃了嬌弱的體態(tài).用黃花的形色作比,把閏中少婦憔悴、嬌弱、病態(tài)的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詩人把“形”與“色”統(tǒng)一于一體,創(chuàng)造了渾然一體的詩詞畫意.本文試圖略去詩詞中有關(guān)形體的刻劃,單純對其色彩加以品評.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詩詞中生動的形體刻劃影響我們對色彩的品味,另一方面暫時放置“形體”不論,可以更加深刻地領(lǐng)會詩詞中有關(guān)色彩描繪的豐富內(nèi)含和藝術(shù)魅力.
一、兩類色彩,風格各異.
唐宋時代的詩人十分注意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色彩,并在作品中把這些色彩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他們不像畫家那樣把色彩直接鋪陳在讀者面前,而是通過對于色彩的描繪和形容,通過讀者的想象,間接地把動人的畫面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總觀詩人筆下描繪和形容色彩的詞,大致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用以描繪和形容有明確色相的色彩的詞.如:赤、紅、橙、藍、紫、黑、白等.這類詞每一個都表現(xiàn)了明確而固定的色相.不論是單獨出現(xiàn),還是同別的詞組成其它語匯,這類詞所表現(xiàn)
的色相都有是固定不變的.無需依靠上下文義來判斷.
例如:
1、“飛紅萬點愁如海.”(秦觀《千秋歲》)
2、“朱門酒肉臭.”(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3、“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4、“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5、“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6、“霜黃碧梧白鶴.”(杜甫《暮歸》)
7、“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黑云壓城城欲摧.”(李賀《雁門太守行》)
從以上例句可以看出,這類描繪色彩的詞不論在什么環(huán)境中,其色相不變.
第二類是用以描繪和形容沒有固定色相的色彩的詞.這類詞所描繪的色相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各不相同,要根據(jù)上下文意來判斷.如:青、綠、碧、蒼、翠等詞.
例如:
1、“青”在不同的語境中表現(xiàn)不同的色相.“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其中青為藍色;在“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青為灰藍色;在“點溪荷葉疊青錢”(杜甫《漫興》)中青為石綠色;在“山外青山樓外樓”(林升《題臨安邸》)中青為灰綠色;而在“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將進酒》)中青則為黑色.
2、“碧”在不同語境中表現(xiàn)的色相也是各不相同.“便引詩情到碧宵”(劉禹錫《秋詞》)“孤帆遠影碧空盡”(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明月不歸沉碧?!保ɡ畎住犊揸饲浜狻罚伴e來釣碧溪上”(李白《行路難》)“萬里浮云卷碧山”(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映階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這些句子中碧空、碧水、碧山、碧草所描繪的色相各異.碧空描寫蔚藍色的天空;碧水形容澄澈的綠水;碧山指的是翠綠的山巒;碧草即是嫩綠的青草.碧字所描繪的具體色彩,只有品味全詩方可領(lǐng)會.
3、“翠”字在“翠掩重門燕子閑”(鄭會《題邸間壁》)中為綠色,而在“燕姬翠黛愁”(杜甫《納涼晚際遇雨二首》)中則為濃黑色.
4、“蒼”在色相的表現(xiàn)上更為寬泛.“應憐屐齒印蒼苔”(葉紹翁《游園不值》)“兩鬢蒼蒼十指黑”(白居易《賣炭翁》)“高標跨蒼穹”(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日暮蒼山遠”(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寒山轉(zhuǎn)蒼翠”(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此五句中蒼字所表現(xiàn)
的色相各不相同.
總觀上述兩類詞在詩詞中的具體運用,會讓人明顯地感覺出不同的色彩風格.第一類詞表現(xiàn)
了明確色相,產(chǎn)生出一種明快、清爽的色彩效果.準確、鮮明、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獨特感受和強烈的激情.紅、黃、橙、藍、紫等每一個詞都浸透了詩人的心緒.第二類詞與第一類詞相比顯得曲折含蓄、耐人尋味.在蒼、翠、青等詞匯的運用上,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余地.這類詞像是寄托了某種弦外之音,造成一種細膩、繁復、微妙的色彩效果,以其豐富的節(jié)奏韻律創(chuàng)造了另一種美的境界.
二、兩種手法,各顯千秋.
唐宋詩人描繪色彩的手法是各不相同的.如同畫家用同樣的顏料畫出不同風格的作品一樣,其手法是豐富多樣的.這里把唐宋詩人描繪色彩的典型手法粗略地歸納為兩種,并加以簡單地分析.
一是對比調(diào)合法.這是唐宋詩人運用得最為普遍的一種描繪色彩的手法.這種手法的最大特點是強調(diào)生活中各種色相的個性.根據(jù)色相之間的對比程度,我們可以把這種手法歸納為三種不同的類型.
第一種類型:強烈對比,即不同色調(diào)的色彩對比.
“千里鶯啼綠映紅”(杜牧《江南絕句》)中“紅”對“綠”,“紫蝶黃蜂俱有情”(李商隱《二月二日》)中“黃”對“紫”‘“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中“白”對“青”,這些不同色調(diào)的色彩都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又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其中蓮葉和天色形成一個綠色的調(diào)子,而荷花和落日又形成了紅色的調(diào)子,兩種調(diào)子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再如“綠遍山原白滿川”(翁卷《鄉(xiāng)村四月》)其中山野之綠和江水之白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晚花紅片落庭莎”“一霎好風生翠幕”(晏殊《浣溪沙》)其中的色彩對比也屬此類.
此類對比,色彩反差強烈,色調(diào)明快.表現(xiàn)的情感多為歡悅、活潑,意境通常是柳暗花明,生機盎然.
第二種類型:和諧映襯,即相同色調(diào)的色彩對比.
“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客路青山外,
行綠水前”(王灣《次北固山下》)“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李白《春思》)“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嫦娥》),這些詩中的“紫”與“紅”、“青”與“綠”等都是同一色調(diào)的色彩構(gòu)成了和諧的映襯.
以上兩種類型并不是截然分開的,在許多情況下是同時存在相互映襯的.“江碧鳥愈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絕句二首》)大面積的江水之碧和小面積的飛鳥之白相對比,江水愈綠就顯得飛鳥愈白;大面積的山色之青和紅得欲燃的山花相對比,山色愈青顯得山花愈紅.但水面和青山又是和諧地統(tǒng)一于青綠色的調(diào)子之中.這樣使整個畫面既有和諧的基調(diào),又有鮮明的對比,色彩豐富,清新明快.又如“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白玉蟾《早春》)其中“濃”與“淡”、“深”與“淺”可說是鮮明的對比,又形成了和諧的映襯.淡淡的煙霧和濃重的月色罩住初放的梅花,梅花的影子隨著月亮的移動,或深深地投入水中,或淺淺地印在沙灘上.在濃淡、深淺的對比和變化之中形成了一幅色調(diào)豐富的畫面.
第三種類型:點彩調(diào)合.在交替使用對比和映襯的過程中,抓住一對色相由強烈對比向和諧映襯轉(zhuǎn)化的一瞬間進行描繪就產(chǎn)生了這第三種類型.借用繪畫的語言,這種手法是把不同色調(diào)色彩的強烈對比分散縮小.如同“點彩派”的繪畫,各種色調(diào)不在調(diào)色盤上調(diào)和,而是把原色用小點的形狀排列在畫幅上,依靠觀者的視覺去“調(diào)合”,從而達到一種色彩斑斕飛動的藝術(shù)效果.
如“一從梅粉褪殘妝,涂抹新紅上海棠.”(王淇《春暮游小園》)詩中描寫了梅花凋謝墜落、海棠花繼梅花而盛開的情景.作者不寫梅花的紅色漸變成梅葉的綠色,梅樹上花漸凋零而葉漸繁茂,海棠上又出現(xiàn)了新鮮的紅色這一現(xiàn)象,創(chuàng)造了紅綠相雜、紅中點綠、綠中點紅的畫面色彩.兩種強烈對比的色彩,“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使靜止不動的色彩在詩人筆下活起來,突出色彩的變化,描繪色彩的動感,渲染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氣氛.
再如“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花褪殘紅青杏小”(蘇軾《蝶戀花》)“是處紅衰翠減”(柳永《八聲甘州》)“綠柳才黃半未勻”(楊巨源《城東早春》)“紅霜有半紅”(錢翊《江行無題之四》)“小徑紅稀,芳野綠遍”(晏殊《暗莎行》)“看盡鵝黃嫩綠”(姜夔《淡黃柳》)等,都是這種類型的例句.
通過上述三種類型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詩人以色彩對比映襯為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3、《李詩咀華》安旗等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
4、《杜詩言志》[清]佚名著,江蘇教育出版社1983年7月第一版.
比較唐詩和宋詞的特點
比較唐詩和宋詞的特點
其他人氣:129 ℃時間:2020-05-03 08:50:30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唐詩與宋詞的區(qū)別
- 唐詩和宋詞有什么區(qū)別
- 唐詩與宋詞在其內(nèi)容表達上各有什么特點?
- 比較唐詩和宋詞的不同
- 唐詩與宋詞的區(qū)別是什么?
- The science lab is _next to the gym_ 對劃線部分提問
- 請哪位英語高手幫我把這首歌翻譯一下《How to save a life》謝謝
- A:Did Patsy _ to you yesterday?B:Yes,she _ to me at school.
- 某金屬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2O5.在1.6g此氧化物
- 英語手抄報短文 如;MY SCHOOL 50字左右
- 數(shù)學怎么證明有界 證明f(x)=sinx/(2+cosx)是有界函數(shù)?《高等數(shù)學》
- (1)從甲地到乙地有上坡和下坡,小明騎自行車從甲地去乙地共用四又二分之一小時.小明上坡時速度是每小時14千米,下坡時速度為每小時21千米,問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猜你喜歡
- 1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的一點,角B是直角,PA=3,PB=2.PC=1,求角BPC=多少度?
- 2一毫升水等于多少克水
- 3我最什么的人作文200
- 4已知sinx=m+1 cosx=m-1 求tanx
- 525千克花生米可以炸8千克油,60千克花生米可以炸多少錢可油.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是是什么
- 6蘇軾60個字的詩有哪些
- 7請結(jié)合具體事例 談?wù)劄槭裁丛诮?jīng)濟發(fā)展到現(xiàn)階段要特別強調(diào)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 把生態(tài)文明
- 8我們?yōu)槭裁匆泄?他會對我們起到什么作用?
- 9“組成成分”和“基本物質(zhì)”有什么區(qū)別
- 10關(guān)于感恩的英語短詩
- 11向量a,b是兩個已知向量,t是實數(shù)變量,當向量ta+(t-1)b的模最小時,t的值是C.A.(a+b)b B.(b+a)a C.
- 12雙氧水的化學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