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 得 西 山 宴 游 記
自余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艸伐〕,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土婁〕為類.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譯文】
自從我成了受過刑辱的人(如同說罪人,作者被貶),居住在此州(永州),經(jīng)??謶植话?在那間暇的時候,就緩步而行,無拘無束地游覽,每天與那些同伴登上高山,入深林,沿著迂回曲折的溪澗一直走到它的盡頭.幽僻的泉水、古怪嶙峋的巖石,沒有一個僻遠的地方不曾到達.到后就撥開野草,倒盡壺里的酒喝盡為止.醉了又互相靠在對方身上躺下,躺下便做夢.心里有所向往,連做夢的情趣也是一樣的.醒后就起來,起來就回家.認為凡是這個州的山水有奇特姿態(tài)的,都為我所擁有、欣賞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異獨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因為坐在法華西亭(法華寺西面的亭臺),了望西山,才指著西山覺得它不同尋常.于是令仆人,渡過湘江,沿著染溪,砍伐雜亂叢生的荊棘灌木,焚燒茂密蕪亂的野草(茷:草葉多),一直清除到山的最高處才停止.攀援著登上山,兩腿伸直岔開坐在地上(形同簸箕狀,這是古人不講禮貌或適意自得,無拘無束的一種坐姿)而玩賞,那么所有幾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墊下面.它們的高高下下的形勢,突露嵯峨的樣子、深陷低洼的樣子,有的像蟻封(螞蟻洞口旁邊的小土堆),有的像洞穴.看上去似乎只有尺寸般大小的景物,實際上已遠在千百里之外,(遠處的山川景物全都)聚集收縮,堆疊在眼下,沒有什么能隱藏的.縈繞著青山,環(huán)繞著白水,極遠的地方與天交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樣的.(先登高遠望)然后知道這座山的卓然聳立,不與小土丘等同.(這是何等)遼闊廣大啊,仿佛已與整個宇宙間的浩氣融合為一,哪里還能找到它的盡頭?悠然自得地與大自然相交游,而不知道它的盡期.拿起酒杯來倒?jié)M酒,東倒西歪,疲乏無力地進入醉境(頹然:形容喝嘴酒時東倒西歪,疲乏無力的樣子),不知道太陽落山了.灰暗的暮色,從遠處來到,來了什么也看不見了,但還不想回家.思慮停止了,形體消解了(形容超然忘我的一種感覺),與自然萬物渾然融為一體(冥合:不知不覺中結(jié)合在一起).然后才知道我過去不曾游賞過(意謂:過去的游算不上真正的游),真正的游賞從這一次才開始.所以為這次游賞寫成一篇文章(為:動詞謂語,這里是寫的意思)(志:記,記載下來稿.這一年,是元和(唐憲宗李純的年號)四年.
小 石 城 山 記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其上為睥睨〔木麗〕梁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huán)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shù)偃仰,類智者所施設(shè)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予未信之.
譯文:
從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過黃茅嶺往下走,有兩條路:一條向西,走過去尋找風景卻毫無所得;另一條稍為偏北又折向東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條河流截斷了,有一座石山橫擋在這條路的盡頭.石山頂部天然生成女墻和棟梁的形狀,旁邊又凸出一塊好象堡壘,有一個洞象門.從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丟一塊小石子進去,咚地一下有水響聲,那聲音很宏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盤繞著登到山頂,站在上面望得很遠.山上沒有泥土卻長著很好的樹木和竹子,而且更顯得形狀奇特質(zhì)地堅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參差,好象是人工特意布置的.
唉!我懷疑上帝的有無已很久了,到了這兒更以為上帝確實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煙輻湊的中原地區(qū)去,卻把它擺在這荒僻遙遠的蠻夷之地,即使經(jīng)過千百年也沒有一次可以顯示自己奇異景色的機會,這簡直是白耗力氣而毫無用處,神靈的上帝似乎不會這樣做的.那么上帝果真沒有的吧?有人說:“上帝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用這佳勝景色來安慰那些被貶逐在此地的賢人的.”也有人說:“這地方山川鐘靈之氣不孕育偉人,而唯獨凝聚成這奇山勝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材而多產(chǎn)奇峰怪石.”這二種說法,我都不信.
鈷鉧潭記
鈷鉧潭在西山西.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東流;其顛委勢峻,蕩擊益暴,嚙其涯,故旁廣而中深,畢至石乃止;流沫成輪,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畝.有樹環(huán)焉,有泉懸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門來告曰:“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貿(mào)財以緩禍.”
予樂而如其言.則崇其臺,延其檻,行其泉于高者而墜之潭,有聲潀然.尤與中秋觀月為宜,于以見天之高,氣之迥.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譯文:
鈷鉧潭,在西山的西面.其開始大概是冉水從南邊奔流下來,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東流去;其頭尾水勢峻急,更加激蕩,侵蝕岸崖,所以邊緣廣闊而中部水深,最后遇有石頭停下來;水流形成的旋渦像車輪翻滾以后,慢慢流去.清澈而平靜的水面有十畝.四周樹木環(huán)繞,上有泉水流下.
山上有居住者,因我多次來游玩,剛一敲門就來告訴我:“官租私債越欠越多,(沒辦法),我想在山上鋤草開荒,并愿意賣掉我潭上的田,暫時緩解一下債”. 我很高興答應(yīng)了他的話.我就加高臺面,延伸欄桿,疏導高處的泉水使其墜落入潭中,發(fā)出了悅耳的聲音.特別是到了中秋時節(jié)賞月更為合宜,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視野更加遼遠.是什么讓我更喜歡住在這野曠而忘掉故土,莫非是這鉆鉧潭嗎
鈷鉧潭西小丘記
得西山后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鈷鉧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shù):其〔(上)山(下)欽〕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于溪;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問其價,曰:「止四百.」予憐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鏟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游,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枕席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氵營〕〔氵營〕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澧鎬〔雩阝〕杜,則貴游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nóng)夫漁父,過而陋之.價四百,連歲不能售.而我與深源、克己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于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譯文:
尋到西山以后八天,沿著山口向西北探行二百步,又探得了鈷鉺潭.潭西二十五步,正當流急水深處筑有壘土阻水,開缺張網(wǎng)的魚梁.梁上有個小土丘,丘上生長著竹子樹木,丘石或驟然突起、或兀然高聳,破土而起,競相形成奇奇怪怪形狀的,幾乎數(shù)都數(shù)不清;有的傾側(cè)堆壘而趨下,就像牛馬在溪邊飲水;有的又猛然前突,似乎較量著爭向上行,就像熊羆在山上攀登.
這小丘小得不足一畝,似乎可以裝進袖子里去一般.我向小丘的主人打聽情況,他回答說:“這是唐姓某家廢棄的土地,標價出售卻賣不出去.”我又問地價多少,答道:“僅僅四百兩銀子.”我同情小丘的不遇而買下了它.當時,李深源、元克己與我同游,都十分高興,以為是意想不到的收獲.
于是就又取來了一應(yīng)用具,鏟除敗草,砍掉雜樹,燃起了熊熊大火焚燒去一切荒穢.(頓時),佳好的樹木似乎挺立起來,秀美的竹林也因而浮露,奇峭的山石更分外顯突.由竹木山石間望出去,只見遠山高峙,云氣飄浮,溪水流淙,鳥獸在自由自在地游玩;萬物都和樂怡暢地運技獻能,而呈現(xiàn)在這小丘之下.鋪席展枕躺在丘上,山水清涼明爽的景狀來與雙目相親,瀯瀯的流水之聲又傳入耳際,悠遠空闊的天空與精神相通.深沉至靜的大道與心靈相合.我不滿十天中卻得到了二處勝景,即使是古時喜嗜風景的人,也未必能有此幸運啊!
唉,憑著這小丘的美景,如果放到長安附近灃、鎬、鄂、杜等地,那末愛好游樂的貴族人士競相爭購的,將逐日增價一千兩,也愈來愈不能購得.現(xiàn)在棄置在這永州,農(nóng)人漁夫相經(jīng)過而看不起它,求價僅四百兩,卻多年賣不出去,而我與深源、克己偏偏喜愛并獲得了它.這難道是確實有所謂遭際遇合嗎?我將得丘經(jīng)過書寫在石上,用來慶賀與小丘的遇合.
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山甚〕,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臺〕然不動; 〔亻叔〕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譯文:
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樣子,隔著竹林,就能聽到水聲,好象掛在身上的玉佩、玉環(huán)相互碰撞的聲音,心里很是高興.于是砍了竹子,開出一條小路,順勢往下走便可見一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澈.整個潭底是一塊石頭,靠近岸邊,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嶼、嵁、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蓋纏繞,搖動低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潭中游魚約有一百來條,都好象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似的.陽光直射潭底,把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象在與游人一起娛樂.
順著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樣彎曲,或隱或現(xiàn),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勢象犬牙般交錯參差,無法看到水的源頭.
我坐在潭邊,四周有竹子和樹林圍繞著,靜悄悄的沒有人跡,使人感到心境凄涼,寒氣徹骨,真是太寂靜幽深了.由于這地方過于冷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于是就把當時的情景記下來便離去了.
同我一起游遠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作為隨從跟著我們來的,有兩個姓崔的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游褒禪山記
〔宋〕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游之樂也.
于是予有嘆焉.古之人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ス骞址浅V^,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
年七月某甲子,臨川王某記.
譯文:
褒禪山也被稱為華山.唐代高僧慧褒開始在這座山下建房居住,而死后就葬在這里.由于這個緣故,以后就把這座山稱作褒禪山.現(xiàn)在稱作慧空禪院的地方,就是慧褒和尚生前居住的屋舍和死后埋葬的墓地.距離慧空禪院東面五里,有個稱作華山洞的地方,是因為它在華山的南面而得名的.離洞百余步,有一塊石碑倒在路上,碑文已經(jīng)模糊不清了,唯有“花山”二字還能辨認出來.現(xiàn)在將“華”字讀成“華實”的“華”,大概是讀錯音了.華山洞下面平坦而開闊,有泉水從旁邊涌出,到這里游覽和題字留念的人很多,這就是人們說的“前洞”.沿山向上走五六里,有一個山洞很幽深,走進去感到很寒涼.詢問這個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游山玩水的人也沒有走到盡頭,人們稱它為“后洞”,我和四個同游的人舉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難,而見到的景色就越奇異.有人感到疲倦而想出來,就說:“不出洞,火把就要燒完了.”于是大家就和他一起出來了.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歡游山玩水的人還不到十分之一,可是看到左右洞壁,來到這里并且題字留念的人已經(jīng)很少了.大概再往深處,進去的人就更少了.這時候,我的力氣還足夠繼續(xù)往里面走,火把也還足夠照明.出洞以后,有人就責怪那提議出來的人,我也后悔跟著他一起出來,而不能盡情享受游覽的樂趣.
于是,我頗有感慨.古代的人在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的時候,往往有心得,這是因為他們思考問題很深刻,而且沒有什么事物不加以考察的.那些道路平坦而又距離近的地方,游覽的人就很多;道路艱險而又遙遠的地方,去的人就很少.然而世界上奇特壯麗又罕見的自然風景,常常是在艱險遙遠而且人們很少到達的地方.因此,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達的.有了志向,不隨別人停止前進,但是氣力不足,也不能到達目的地.既有志向又有氣力,也不隨著別人后退,但是到了幽深昏暗又神迷目亂的地方,沒有得到外物的輔助,也不能達到目的地.然而,氣力足夠到達的情況下卻沒有到達,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而在自己則應(yīng)感到懊悔.已經(jīng)盡了自己的努力卻不能達到目的的人,可以不必后悔,難道有誰能譏笑他呢?這就是我的心得.我看到倒在地上的石碑,又感慨古書沒有保存下來,使后世的人以訛傳訛而不能明白名稱的真實情況,哪里能說得完呢!這就是治學的人不能不深思熟慮和謹慎擇取的原因.
同游的四個人:廬陵的蕭君圭字君玉,長樂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求關(guān)于游記類的文言文(原文+譯文)
求關(guān)于游記類的文言文(原文+譯文)
越多越好
越多越好
語文人氣:304 ℃時間:2020-10-02 04:27:41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自天然藥物提取液中識別生物堿是否存在的主要反應(yīng)及其試劑有哪些
- 2已知函數(shù)f ( x )等于(cos x)的四次方減去2sin xcos x減去(sin x)的四次方.1)求f ( x ) 的最小正周期;...
- 3在9 8 7 6 5 4 3 2 1=20添上加減乘除使等式成立
- 4用“攛掇”“絮叨”“怠慢”造句
- 5△ABC中,B>90° a=2x-5 b=x+1 c=4 求 x的取值范圍.
- 6Experience more than sufficiently teaches that men govern nothing with more difficult than their tongues.問govern sth wit
- 7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 8為什么高中化學先學的離子反應(yīng)再學氧化還原反應(yīng) 離子反應(yīng)里面有好多寫的時候要用到氧化還原的知識的啊
- 9已知:關(guān)于x的方程kx^2-(4k+1)x+3k+3=0
- 10語文作文:如何審題?如何理解話題?
- 11先生的讀音,生是讀一聲還是輕聲
- 12額定電壓220V、容量100L、電阻24.2Ω的電熱水器,它的電功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