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生平:
?。ㄇ?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以孔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相傳曾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yè),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圣先師,萬世師表”.后人把孔子的言行語錄記錄下來,作成《論語》.孔子與孟子并稱“孔孟”,孔子被尊為“至圣”.他的言行被他的學生寫成創(chuàng)世巨作《論語》.他還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者.
思想:
政治:其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經(jīng)濟: 孔子的經(jīng)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
教育: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權(quán)利.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他認為學生應該有好的學習方法如“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學習還要結(jié)合思考“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好學“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保?br/> 美學: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tǒng)一,也是形式與內(nèi)容的統(tǒng)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shù)和政治道德結(jié)合起來,把文學藝術(shù)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作品:
關(guān)于論語:《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的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詩歌:《 去魯歌》 《蟪蛄歌》 《龜山操》 《 盤操 》
猜你喜歡
- 1關(guān)于虛擬語氣的一個問題!if條件句,表示與將來事實相反時,從句謂語是過去時或should do
- 2分子間都存在范德華力嗎
- 3出租車:乘車不超過3千米時,收費5元(起步價)超過部分每千米加收1.5元.王叔叔乘車15千米,
- 4幼兒園阿姨給小朋友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6顆,還多18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9顆,就差8顆
- 5在三角形ABC中,CE平分角ACB,AC=8cm,AB=12cm,BC=10cm,過B作BD平行于CE,求BD的長.
- 6大自然的作文 300字
- 7We left the classroom after we finished the homework.(改成同義句) we___ ____ the classroom _____.
- 8AB是圓O的直徑,PA垂直于圓O所在的平面,C是圓周上的任意一點,求證:BC⊥面PAC
- 9奧運會幾年一次
- 10So 15 bottles of beer should be enough.
- 11I am gIad to learn that you wiIl coming to China.
- 12we watch TV at home改一般疑問句并做否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