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間作四首(其三)潘大臨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③,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臨(約1057一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
(l)第三聯(lián)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答:
【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現(xiàn)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tài).用“退”字別致、生動地表現(xiàn)出鴻鳥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tài).這樣寫構(gòu)成了作者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jié)合的畫面.
(2)從全詩看,作者向往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向往一種隱逸的生活.①詩的前兩聯(lián),作者從眼前之景,轉(zhuǎn)入懷古,遙想當年赤壁之戰(zhàn)時的人事,而今安在?從而發(fā)出了“波流萬世功”的感嘆.②詩的后兩聯(lián),作者贊嘆宿鷺、飛鴻的閑適,接著又仿佛看到了漁翁的扁舟,聯(lián)系到“波流萬世功”的感嘆,于是提出“最羨漁竿客”,想駕一葉小舟在煙雨朦朧中歸去!
畫堂春
秦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1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注】1捻(niǎn):持取,捻弄
?。?)上闕的景物描寫是如何表現(xiàn)無奈之情的?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上闕通過描寫鋪徑之落紅、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園、哀啼之杜鵑等殘春景象,表現(xiàn)傷春(惜春)的無奈之情.
(2)“憑欄手捻花枝”“ 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感情變化?(4分)
答案:這兩句詞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是:細節(jié)描寫.寫動作描寫也可.用捻花、放花兩個細節(jié)(動作)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的感情變化也可.
春 日 即 事 李彌遜 ①
小雨絲絲欲網(wǎng)春,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②,宿鳥聲中自掩門.
[注]①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②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請對首句中的“網(wǎng)”字進行賞析.
【答案】作者由絲絲小雨想到了用絲織成的網(wǎng);再由絲網(wǎng)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網(wǎng)住,即留住春天.這個想象、比喻非常生動、新奇.
?。?)這首詩表現(xiàn)作者什么樣的情緒?請進行簡要分析.
【答案】表現(xiàn)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嘆世態(tài)炎涼的情緒.詩的一、二兩句寫了暮春黃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從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緒;三、四兩句寫了詩人家門前幾可羅雀,他只得在歸鳥的嗚叫聲中.關(guān)上了自己的家門,從中可看出詩人對世態(tài)冷暖的感嘆.
題李世南畫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
逢人抱甕知村近③,隔塢聞鐘覺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畫家,擅畫山水.②蔡肇(?一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③甕:這里指水甕.④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凹的地方,這里指山塢.
8.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面面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氣氛?(5分)
答案: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這畫面里呈現(xiàn)的是鄉(xiāng)村野外恬靜、安詳?shù)臍夥?
9.古人的題畫詩往往會闡發(fā)畫面以外的意趣,你覺得這首詩哪些描寫表現(xiàn)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分)
答案:①“水潺潺”聲音的描寫 ②“秋風瑟瑟”聲音的描寫,③聯(lián)想到附近有個村,莊的描寫,④遠處寺廟傳來“鐘”聲的描寫,都表現(xiàn)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
這樣寫的好處是;①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②拓展了畫面,使之更顯豐富多彩.
山居即事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簡析“遍”字在頷聯(lián)中的表達效果.
答:.
答案:“遍”字表現(xiàn)松茂鶴多,“稀”字表現(xiàn)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huán)境的幽靜.
?。?)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
答:
.
答案: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xiàn)出作者悠然閑適的心情.
臨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才得吹噓身漸穩(wěn),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寫作背景]據(jù)宋人洪邁《夷堅志》記載:侯蒙其貌不揚,年長無成,屢屢被人譏笑.有輕薄少年畫其形貌于風箏上,侯蒙見之大笑,作《臨江仙》詞題其上.后一舉登第,官至宰相.
(1)這首詞體現(xiàn)了侯蒙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jié)合詞作予以簡析.(4分)
答案:①侯蒙幽默詼諧.如戲稱畫他形貌的人為“良匠”,機智地應對別人的嘲諷.②侯蒙樂觀自信.別人把他的形貌畫在風箏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宮”折桂.③侯蒙志向高遠.結(jié)句含意:等到我事業(yè)有成時,“看我”怎樣在“碧霄中”自由馳騁吧!
?。?)《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上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與侯蒙詞一樣,都運用了“夕陽紅”的意象,但其象征意義各不相同,請作簡要的比較.(4分)
答案:①侯詞的“夕陽紅”象征個人的時來運轉(zhuǎn),大器晚成.②《三國演義》開篇詞的“夕陽紅”象征歷史的滄桑變化.
[雙調(diào)]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吳西逸①
春花聞杜鵑, 秋月看歸雁.人情薄似云,風景疾如箭.留下買花錢,趲入種桑園②.
茅苫三間廈③,秧肥數(shù)頃田.床邊,放一冊冷淡淵明傳;窗前,鈔幾聯(lián)清新杜甫篇.
[注]①吳西逸:生平不詳,曾當過小官,終看破紅塵歸隱.此曲為歸隱前后所作.②趲:趕快.③苫:用草覆蓋.
?。?)從歸隱角度看,這首元散曲寫了幾個層次?請簡要分析.
答案:(4分)寫了兩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次,主要寫向往歸隱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陰如箭之嘆,由鳥啼雁歸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幾句為第二層次,主要寫向往中的隱居生活.其中又分為兩層,“留下”句至“秧肥”句為第一層,寫歸隱后的物質(zhì)生活:“床邊”之后的幾句為第二層,寫歸隱后的精神生活
?。?)這首元散曲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試作賞析.
答案:(4分)①對偶,如“秋月”句對“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將“人情”比作“云”,“風景”比為“箭”等;③夸張,將“風景”比為“箭”的同時又兼用了夸張的方法.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本詞上、下片各寫了什么?請作簡要概括.(2分)
答案:上片寫浙東山水的美好;下片抒發(fā)作者送別的情意.
?。?)宋人王灼《碧雞漫志》評王觀詞是“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這首詞“新麗”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修辭巧妙,用語綺麗,如“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送春歸”“和春住”.想象別致,意蘊生動.如“眉眼盈盈處”“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絕句漫興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死點污琴書內(nèi),更接飛蟲打著人.
[注]這首詩寫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請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
答案:這首詩景中含情.詩人從燕子落筆,細膩逼真地描寫了它們頻頻飛人草堂書齋,“點污琴書”、“打著人”等活動.這些描寫既凸現(xiàn)了燕子的可愛之態(tài),又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出燕子對草堂書齋的喜愛,以及對詩人的親昵.全詩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自然、親切之感,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悅和悠久閑之情.
也可以理解為詩人通過對燕子頻頻飛入草堂書齋擾人情景的生動描寫,借燕子引出禽鳥也好像欺負人的感慨,表現(xiàn)出詩人遠客孤居的諸多煩惱和心緒不寧的神情.
求幾首詩詞鑒賞
求幾首詩詞鑒賞
不要太長的,把每首詩的寫作背景,藝術(shù)手法,好的字,以及作者感受寫出來就行的那種
不要翻譯
不要太長的,把每首詩的寫作背景,藝術(shù)手法,好的字,以及作者感受寫出來就行的那種
不要翻譯
語文人氣:230 ℃時間:2020-06-14 13:21:10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世博會中國館的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 年均提供電能為1.08*10^13J,這意味著每年節(jié)約標準煤為( )噸(設(shè)標準煤完全燃燒,q煤=3.0*10^7J/kg)
- 2l理發(fā)師翻譯成英語
- 3在下列幾種現(xiàn)象中,系統(tǒng)動量守恒的是
- 4王老師在新華書店購買了《童話精選》和《科學家的故事》一共花了116元,童話每本2
- 51 she also tried to teach him __ to be quiet because other people wanted to rest.A when B where
- 6求滿足條件:頂點在原點,關(guān)于x軸對稱,并且經(jīng)過點M(2,-4)的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并求出此拋物線的準線方程.
- 7“鐵錘錘碗錘不碎”.這句話覺得荒謬的理由是什么?覺得有道理的理由是什么?
- 8如圖,已知直線L1平行L2,且L3和L1、L2分別交于A、B兩點,點P在直線AB上.
- 9什么無間
- 10333分之33乘101怎樣簡便計算
- 11用總分總的形式寫一篇作文
- 121.What do you not like?還是What don't you like?Why do you not like?還是Why don't you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