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教材:十三歲便進入北京大學(xué)英語系的田曉菲,為了紀念北京大學(xué)建校90周年而寫這篇文章時,她已經(jīng)是三年級的“老生”了.在這篇詩意盎然的文章中作者回顧了自己與北大的淵源,特別是在北大兩年學(xué)習(xí)與生活的感受,表達了熱愛北大、贊美北大以及為了北大而必將離開北大的復(fù)雜感情和渴望自由飛翔、渴望創(chuàng)造的精神.
預(yù)習(xí)
穹窿(qi6ngl6ng) 涉足(She) 徜徉(chang yang) 絮語(xu) 犀利(xi)
安恬(tian) 擷取(xie) 惆悵(ChouChang) 沉淀(dian) 嗚咽(ye)
茫然若失:心中感到空虛、無所知,好像失去了什么.
白駒過隙(Xi):白駒,原指駿馬,后比喻日影.隙,空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
通幽曲徑:通向幽深去處的曲折小路.
整體感知課文
文章分為獨立的三個部分,用空行空開
第一部分(1—3):寫“我”進了北大,實現(xiàn)了童年的夢想;第二部分(4—13):寫“我”在北大三年里的學(xué)習(xí)和收獲;第三部分(14-18):抒發(fā)“我”對北大的熱愛之情.
這樣三個部分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從過去寫到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寫到未來;從初識寫到進校,從校內(nèi)的三年生活再寫到對北大的贊美歌頌.
五、概括文章要點,理解文章內(nèi)容
(一) 思考:課文哪部分內(nèi)容集中敘寫了“十三歲的際遇”?
1、快速閱讀課文第一部分,用兩個最能體現(xiàn)作者心路里程的字,概括作者7歲到16歲的四個生活剪影:
7歲的 見到一張泛黃的北大照片,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著一個“北大”.
10歲的 過北大校門而不顧,堅信自己會成為北大的學(xué)生,要保持新鮮感.
13歲的 考入北大,從此在北大成長.
16歲的 為紀念北大九十年校慶之際創(chuàng)作此文回顧兩年北大生活,展望未來,渴望創(chuàng)造與飛翔.
明確:七至十六歲的生活:
7歲 初知北大 莫名的驚奇、喜悅與感動 向往
10歲 初見北大 固執(zhí)地扭過頭 自信
13歲 進入北大 沒想到這么快 自信
16歲 感悟北大 不勝涼意 茫然若失
從本文 獲得的感悟 啟迪
從本文 獲得的感悟 啟迪
:作者那些行為能體現(xiàn)出“以有限的生命擁抱永恒”
作者為什么 “喜歡讀北大的人?
:作者那些行為能體現(xiàn)出“以有限的生命擁抱永恒”
作者為什么 “喜歡讀北大的人?
語文人氣:514 ℃時間:2020-03-17 18:18:55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世博會中國館的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 年均提供電能為1.08*10^13J,這意味著每年節(jié)約標準煤為( )噸(設(shè)標準煤完全燃燒,q煤=3.0*10^7J/kg)
- 2l理發(fā)師翻譯成英語
- 3在下列幾種現(xiàn)象中,系統(tǒng)動量守恒的是
- 4王老師在新華書店購買了《童話精選》和《科學(xué)家的故事》一共花了116元,童話每本2
- 51 she also tried to teach him __ to be quiet because other people wanted to rest.A when B where
- 6求滿足條件:頂點在原點,關(guān)于x軸對稱,并且經(jīng)過點M(2,-4)的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并求出此拋物線的準線方程.
- 7“鐵錘錘碗錘不碎”.這句話覺得荒謬的理由是什么?覺得有道理的理由是什么?
- 8如圖,已知直線L1平行L2,且L3和L1、L2分別交于A、B兩點,點P在直線AB上.
- 9什么無間
- 10333分之33乘101怎樣簡便計算
- 11用總分總的形式寫一篇作文
- 121.What do you not like?還是What don't you like?Why do you not like?還是Why don't you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