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
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渾黃一體.
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
那就是沿著鐵路線的一行白楊樹.每隔幾秒鐘,窗外就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著這些戈壁灘上的衛(wèi)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搖著他的腿,“你看那樹多高!”爸爸并沒有從沉思中回過頭來,倒是旁邊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樹,那是大傘.”
“哪有這么大的傘!”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辯著.
“它是樹,不是傘!”哥哥肯定地說.
小小的爭論打斷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著,慢慢地撫摸孩子們的頭,說:
“這不是傘,是白楊樹.”
哥哥還不滿足:“為什么它這么直,長得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想了一會兒,對兒子和小女兒說:“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fēng)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而這,孩子們現(xiàn)在還不能理解.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xué),將來再念中學(xué).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現(xiàn)在呢,孩子們多了一點知識.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白楊樹.這兒需要它們,它們就在這兒生根了.
爸爸摟著孩子,望著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fēng)沙成長起來.
解說
作家文筆清新流暢,人物描寫生動.文章由樹及人,從孩子關(guān)于白楊的爭論開始,引出爸爸對白楊特點的介紹,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寫爸爸借白楊表明了自己扎根邊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夠成為邊疆建設(shè)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寫和敘述中,沒有直接歌頌這些無私奉獻的建設(shè)者,而是將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楊與扎根邊疆的建設(shè)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車窗外的白楊──與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親眼中的白楊──不擇環(huán)境,不懼災(zāi)害,茁壯成長;父親心中的白楊──就是扎根邊疆、無私奉獻的邊疆建設(shè)者的化身.
作者的人物描寫非常傳神,對父子三人進行了語言描寫和神態(tài)刻畫,孩子天真爛漫,父親嚴肅而又不失親切.在心理描寫上則非常含蓄,沒有過多直接的敘述,而是以神傳情,意境深遠,通過神態(tài)的變化來體現(xiàn)感情的波瀾.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xué)生繼續(xù)學(xué)習(xí)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二是體會課文是怎樣借物喻人,贊頌邊疆建設(shè)者的;三是進一步加深對西部的了解.
本課的教學(xué)重點是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nèi)在品質(zhì);體會白楊的精神,難點是體會寫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zhì)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猜你喜歡
- 1世博會中國館的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 年均提供電能為1.08*10^13J,這意味著每年節(jié)約標準煤為( )噸(設(shè)標準煤完全燃燒,q煤=3.0*10^7J/kg)
- 2l理發(fā)師翻譯成英語
- 3在下列幾種現(xiàn)象中,系統(tǒng)動量守恒的是
- 4王老師在新華書店購買了《童話精選》和《科學(xué)家的故事》一共花了116元,童話每本2
- 51 she also tried to teach him __ to be quiet because other people wanted to rest.A when B where
- 6求滿足條件:頂點在原點,關(guān)于x軸對稱,并且經(jīng)過點M(2,-4)的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并求出此拋物線的準線方程.
- 7“鐵錘錘碗錘不碎”.這句話覺得荒謬的理由是什么?覺得有道理的理由是什么?
- 8如圖,已知直線L1平行L2,且L3和L1、L2分別交于A、B兩點,點P在直線AB上.
- 9什么無間
- 10333分之33乘101怎樣簡便計算
- 11用總分總的形式寫一篇作文
- 121.What do you not like?還是What don't you like?Why do you not like?還是Why don't you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