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平,開元、天寶時人,隱居穎陽太谷,高尚不仕.《唐才子傳》稱他“神意淡泊,善畫山水”,“工詩,多悠遠之思;陶寫性靈,默會風雅.故能脫略世故,超然物外”.《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十六首.
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著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調(diào)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此詩首揭“更深”二字,為以下景色的描繪確定了基調(diào),也給全詩籠罩一種特殊氛圍.“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體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闌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兩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靜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為月輪西斜,詩以星斗闌干為映襯,這就構(gòu)成兩句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
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從蟲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入有著深厚的鄉(xiāng)村生活的根柢.因此.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xiāng)村生活經(jīng)驗的入.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xiāng)村,也并非人人都說得出來.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注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yīng)該有一顆詩心.一個“新”字,飽含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詩中說“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jié)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fā)的力度感.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nèi)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征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于詩人的內(nèi)心.詩人是以一顆純凈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著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guān)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jié)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fā).于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并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只是與其感覺冥合的一個物候.因此,詩的意蘊是深厚的.構(gòu)思的新穎別致,決定于感受的獨特.
唐代田園詩成為一個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詩一二者并不多見.象本詩這樣深得陶體真趣的.就更為寥寥.
至于說本詩有無隱微之情的寄托,于字面無征,不好去穿鑿.
猜你喜歡
- 1y是x的函數(shù),用什么表示什么
- 24.She can`t find her mother.Can you help ______.
- 3比喻句判斷:1.雄偉的長城仿佛一條巨龍 2.平靜的湖面像明亮的鏡子 3.我好像在哪里見過你.
- 4王昌齡詩
- 5“不管是大還是小”用英語說是不是No matter great or little?
- 6甲 乙 丙 丁四位同學(xué)依序循環(huán)報數(shù)規(guī)定,①甲 乙 丙 丁首次報數(shù)依次為1 2 3 4,接著甲報5,乙報6…………按此規(guī)律,一直報下去.②當數(shù)報道50時,若報出的數(shù)為3的倍數(shù),舉一次收.擇甲要舉幾次收?
- 7茶葉中氨基酸含量與什么有關(guān),為什么北方的氨基酸含量高,南方的茶多酚含量高
- 8△ABC中,∠B=∠C,D為BC上一點,AB上取BF=CD,AC上取CE=BD,則∠FDE等于( ?。?A.90°-∠A B.90°-12∠A C.180°-∠A D.45°-12∠A
- 9f(x)=1/3x^3-ax^2+(a^2-1)x,若方程f(x)=0有三個實數(shù)根,求a的取值范圍
- 10It's business,not personal.漢語意思是什么?
- 11Staying at home
- 12電路中的短路和短接所表達的意思一樣嗎,都是用電器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