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永久 码,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center id="usuqs"></center>
  • 
    
  • 風(fēng)動?帆動?還是心動?

    風(fēng)動?帆動?還是心動?
    其他人氣:183 ℃時間:2020-05-14 14:47:38
    優(yōu)質(zhì)解答
    來自禪宗六祖慧能和尚的一首偈.
    這首偈簡單說也就是見性證佛四字,悟與不悟,存乎一心.
    某日,廣州法性寺,印宗法師正在開講涅盤經(jīng).忽然風(fēng)吹幡動.一僧說這是風(fēng)動,另一僧說這是幡動,舌綻蓮花,爭論不休.慧能挺身,“不是風(fēng)動,亦非幡動,只是心動!”也就是說,一切外物都是心靈在世界里的投影,所謂的魔也就是來自于你心里.這與王陽明先生的我思故我在,頗有異曲同共處.當(dāng)然慧能根本思想是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那個心,“我”,也是虛幻的,都是用來到達徹悟的途徑.強調(diào)頓悟成佛,明心見性.毋須苦行,只于瞬刻間尋那天人合一,無我無天,無花無月.
    此偈對應(yīng)的是他的大師兄神秀的偈: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擦拭,莫使惹塵埃.
    這是神秀勤修的境界總結(jié),屬于實證功夫,當(dāng)時師弟們一致稱好.實際上要做到也的確不易.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當(dāng)時慧能只算是個打雜的,自己也不識字,但是看到師兄的偈后,他找了個人幫他在墻上寫了這首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大家后來一看到都傻了,這個境界在語言上已經(jīng)難以突破了.
    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上面所引用的風(fēng)幡之爭所謂仁者心動于此偈已有不同.本來無一物了,心還動個什么?所以這個心不只是心思, 與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唯心更是不同的(王陽明可不是這種觀念)由于修法觀念等的不同,慧能南下發(fā)展稱為頓宗(當(dāng)然他是得了五祖衣缽的,連夜離開.)神秀一支在北方稱為漸宗,(后來做了國師,也是很有成就的)
    一般人對此感興趣的,看到這里也就為止了,以至于認為頓悟成佛,明心見性.毋須苦行.等等.其實哪里是這個樣子,六祖何人?當(dāng)初聽聞金剛經(jīng)就有所感,以至于出家,這是根器不同,所以他能頓悟,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離開之后,他才真正開始了修行,一來五祖沒有說此偈就到家了.二來,重要的是,悟后起修,沒有實證,那個悟只是思想狀態(tài)的,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四大皆空,如果有人說他很明白這話,很有感悟,那么打他甚至只是罵他看看,他一定受不了,他就空不了.這種情況就叫口頭禪.
    所以佛法和世間法也有相同的地方,會說不代表會做,要求的是理事雙融.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請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瀏覽器瀏覽本站點,以保證最佳閱讀效果。本頁提供作業(yè)小助手,一起搜作業(yè)以及作業(yè)好幫手最新版!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業(yè)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