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野鶴在雞群”,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一群人中顯得非常突出.晉朝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后世多作“鶴立雞群”,元代耶律楚材《和景賢十首(其一)》:“節(jié)操?捐鼠餌,風神野鶴立雞群.”又作“鶴處雞群”,唐代鄭啟《嚴塘經亂書事二首(其二)》:“鯤為魚隊潛鱗困,鶴處雞群病翅
低.”又作“雞群鶴立”,清代王韜《月仙小傳》:“(劉父)于稠人中見莊生,頗垂青眼,以為此少年者,雞群之鶴”,比喻在一群人中儀表或才能最為突出的人,也用于事物.清代梁紹壬《論交十六首(其七)》:“寧為鳳隊鴉,勿作雞群鶴.”
猜你喜歡
- 1籠子里有免子和雞.共有108條腿,算免子多少?雞多少?
- 2零度經線和緯線如何確定?
- 3若知B(-4.0)C(4.0)是三角形AB的兩個端點,三角形ABC周長18.求頂點.A的軌跡方程
- 4《齊王筑城》全文的翻譯,急
- 5Commission Decision官方翻譯是個什么組織
- 6I am poor in english.I can hardly make myself understood. 這個understood為啥不用原型?
- 730噸比[]噸少二分之一噸
- 8王先生月收入2500元,如果按國家規(guī)定超過1600圓的部分按5%要上交個人所得稅,王先生每個月的實際收入是多
- 9一個長方形周長68米,長比寬的3倍少2米,長和寬各是多少?
- 1016乘(16乘8分之7)=幾要過程
- 11幽的筆順
- 12文帝之后六年..文言文中周亞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