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發(fā)明了第一個火藥;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火藥的國家,黑色火藥在晚唐(公元9世紀末)時候正式出現(xiàn).火藥是由古代煉丹家發(fā)明的,從戰(zhàn)國至漢初,帝王貴族們沉醉於神仙長生不老的幻想,驅使一些方士道士煉「仙丹」,在煉制過程中逐漸發(fā)明了火藥的配方.
蔡倫發(fā)明了造紙的史實,我國二十五代史之三《后漢書》有著明確的記載:“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候紙.”其他古書上還記載了蔡倫造紙的工藝方法,如《博物志》中說:“蔡倫煮樹皮 以造紙”,“蔡倫始搗故魚網造紙”,《后漢書集解》稱:“蔡倫挫搗故布網抄作紙”.這里的挫、煮、搗、鈔,相當于現(xiàn)在的切料、蒸煮、打漿、抄紙等主要造紙工序.“造意”、“始搗”有首先發(fā)明之意,說明蔡倫首先以破布、魚網和韌皮植物的莖皮為原料,制造出可用于書寫的植物纖維紙.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它開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fā)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后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chuàng)造了條件.
指南針的發(fā)明并無確切的時間及發(fā)明者出現(xiàn),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經總要》中曾提及在行軍時用「指南魚」來幫助辨別方向,至於「指南魚」則是一片薄如魚狀的鋼片,五分寬,兩寸長,肚皮處有下凹,形狀有如小船般,在經過磁化的步驟后,浮于水面!
猜你喜歡
- 1籠子里有免子和雞.共有108條腿,算免子多少?雞多少?
- 2零度經線和緯線如何確定?
- 3若知B(-4.0)C(4.0)是三角形AB的兩個端點,三角形ABC周長18.求頂點.A的軌跡方程
- 4《齊王筑城》全文的翻譯,急
- 5Commission Decision官方翻譯是個什么組織
- 6I am poor in english.I can hardly make myself understood. 這個understood為啥不用原型?
- 730噸比[]噸少二分之一噸
- 8王先生月收入2500元,如果按國家規(guī)定超過1600圓的部分按5%要上交個人所得稅,王先生每個月的實際收入是多
- 9一個長方形周長68米,長比寬的3倍少2米,長和寬各是多少?
- 1016乘(16乘8分之7)=幾要過程
- 11幽的筆順
- 12文帝之后六年..文言文中周亞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