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1.“長恨”,唐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長恨歌》描寫李隆基與楊玉環(huán)的愛情故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2.“春衫”白居易的《琵琶行》末有一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春衫濕.”
作用:寫出了富有概括意義的人生感慨,抒發(fā)了嘆流年、悲遲暮、傷離別的復(fù)雜情感.
“好夢頻驚”寫每當(dāng)希望“好夢”多留一霎的時候,它就突然破滅了.而且每當(dāng)一回破滅,現(xiàn)實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齊奔集而來.此時,室外的各種音響,各樣色彩,以及室中人時光流逝之感,情人離別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剛才的好夢全都打成碎片了.這里,“頻”四為點睛之筆,承上啟下,把室中人此際的感受放大成為一個特寫的鏡頭,讓人們充分感受其中沉重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