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dāng)其垠.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huán)之可上,望甚遠(yuǎn).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shù)偃仰,類智者所施設(shè)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儻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譯文:
從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過黃茅嶺往下走,有兩條路:一條向西走,走過去尋找風(fēng)景卻毫無所得;另一條稍為偏北又折向東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條河流截斷了,有一座石山橫擋在這條路的盡頭.石山頂部天然生成女墻和棟梁的形狀,旁邊又凸出一塊好像堡壘,有一個洞象門.從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丟一塊小石子進(jìn)去,咚地一下有水響聲,那聲音很宏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盤繞著登到山頂,站在上面望得很遠(yuǎn).山上沒有泥土卻長著很好的樹木和竹子,而且更顯得形狀奇特質(zhì)地堅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有臥有立,好像是人工特意布置的.
唉!我懷疑造物者的有無已很久了,到了這兒更以為造物者確實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煙輻輳的中原地區(qū)去,卻把它擺在這荒僻遙遠(yuǎn)的蠻夷之地,即使經(jīng)過千百年也沒有一次可以顯示自己奇異景色的機會,這簡直是白耗力氣而毫無用處,神靈的造物者似乎不會這樣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沒有的吧?有人說:“造物者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用這佳勝景色來安慰那些被貶逐在此地的賢人的.”也有人說:“這地方山川鐘靈之氣不孕育偉人,而唯獨凝聚成這奇山勝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產(chǎn)奇峰怪石.”這二種說法,我都不信.
題記:
“永州八記”已成為我國古代山水游記名作.這些優(yōu)美的山水游記,生動表達(dá)了人對自然美的感受,豐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領(lǐng)域,從而確立了山水記作為獨立的文學(xué)體裁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因其藝術(shù)上的成就,被人們千古傳誦、推崇備至.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憤;也有作者幽靜心境的描寫,表現(xiàn)在極度苦悶中轉(zhuǎn)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畫山水景色,則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以精巧的語言再現(xiàn)自然美.本文即為《永州八記》之一.作者先詳細(xì)描繪了小石城山的形狀、布局,突出其酷似石城.贊嘆山石樹木的疏密仰伏,好像高明者有意設(shè)計、布置的,然后自然轉(zhuǎn)入關(guān)于“造物主之有無”這一重大哲學(xué)命題的議論.作者用欲擒先縱的筆法,批判了唯心主義的天命論,發(fā)泄了自己屈遭貶謫,橫受壓抑的不平.這段議論捭闔起伏,情理畢現(xiàn). 參加革新集團被貶.
柳宗元生平: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xùn)|(今山西省永濟市)人,代宗大歷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長安,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學(xué)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歲.因為他是河?xùn)|人,終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號柳河?xùn)|或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家與薛、裴兩家被并稱為“河?xùn)|三著姓”.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入唐后,柳家與李氏皇族關(guān)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時居官尚書省的就達(dá)22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間,柳家屢受武則天的打擊迫害.到柳宗元出生時,其家族已衰落,從皇親國戚的特權(quán)地位跌入一般官僚地主階層之中.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縣令一類小官.其父柳鎮(zhèn),官秩一直很低.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說,柳氏到他這一代,已經(jīng)“五、六從以來,無為朝士者”.安史之亂,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沖擊.戰(zhàn)亂中,柳鎮(zhèn)送母親入王屋山避難,自己攜著一家匯入逃亡人流,逃到吳地.在南方,一度生計艱難,有時竟薪米無著.柳宗元的母親為了供養(yǎng)子女,常常自己挨餓.柳宗元正出生于“安史之亂”后,他的幼年便是在窮困艱難中度過的.柳宗元九歲時,又一次大規(guī)模的割據(jù)戰(zhàn)爭--建中之亂爆發(fā),使柳宗元一家再一次飽嘗戰(zhàn)亂之苦.柳宗元成長于動亂年代,他從少年時代起就對人民遭受的苦難有一定的了解,對社會現(xiàn)實有一定的認(rèn)識,這對他以后的文學(xué)成就和思想建樹不無影響.
①:上帝這個詞,并非是外來的舶來詞,而是中國自古就有的,上帝的意思即大自然、造物主.古籍中也稱昊天或上帝,這一名詞最早現(xiàn)于《尚書》.
上帝一詞其實并不是基督宗教的“上帝”一詞之中文翻譯,既不是形翻更不是音譯,上帝一詞乃是原于古老的華夏文明,史書中最早出現(xiàn)上帝一詞的記載的書籍是《尚書》和《詩經(jīng)》,昊天上帝(尚書)或皇天上帝(北京故宮供奉的牌匾)是上天、天帝、天父(與“地母”相對)、皇天(與“后土”相對)、老天爺?shù)鹊恼椒Q謂.上帝在中文的本意為泛指主宰天地宇宙的神,自古就在中文中出現(xiàn).明代利瑪竇將天主教傳至中國,為了便于傳教,便將拉丁文“Deus”翻譯成中文古已有之的“上帝”.(中國伊斯蘭教也有相似之詞,即真主,意思相當(dāng)于上帝.)但是信仰的不同,其“上帝”的含義也不一樣.
小石城山記字詞歸納:
通假字:
1、少:通“稍”,稍微,略微.
2、有:通“又”.
3、伎:通“技”.
詞類活用:
1、北:方位名詞做動詞,向北走.
2、下:方位名詞做動詞,向下走.
3、環(huán):名詞活用為動詞,盤繞.
虛詞:
1、以(投以小石):用,拿.連詞.
2、而:逾黃茅嶺而下(順承關(guān)系,不譯);
其一少北而東(并列關(guān)系);
土斷而川分(并列關(guān)系);
無土壤而生佳樹美箭(轉(zhuǎn)折關(guān)系);
益奇而堅(并列關(guān)系);
〔1〕少:稍、略.〔2〕土斷:山勢突然斷落,形成峭壁.〔3〕垠:邊、岸. 〔4〕睥睨,埤堄,城上小墻;梁木麗,房屋的大梁.〔5〕堡塢:像小城堡的石頭. 〔6〕洞然:石子擊水聲.〔7〕激越:聲音響亮清脆. 〔8〕疏數(shù)偃仰:疏密起伏.〔9〕中州:中原地區(qū). 〔10〕夷狄:指偏遠(yuǎn)的永州.〔11〕更千百年句:經(jīng)歷千百年而不能一獻(xiàn)其優(yōu)美景致而被人們所賞識、承認(rèn).〔12〕固:真的.〔13〕不宜如是:不應(yīng)這樣做,即徒勞的把小石城山安排在荒僻的永州.〔14〕氣之靈:地氣的靈秀.〔15〕類智者所設(shè)施也:類,好像.
●名句點擊:
本文中寫景的名句是:“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shù)偃仰,類智者所施設(shè)也.”這里運用白描手法,語言簡練,但形象逼真,妙趣橫生
《小石潭記》和《小石城山記》寫景抒情的“情”是否相同
《小石城山記》是《永州八記》中的最后一篇.作者寓情于景,抒發(fā)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郁憂傷之情.他所寫的游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小石潭記》這首詩塑造了一個形體孤獨寂寞、性格清高孤傲的老漁翁的形象.老漁翁的形象是詩人自我形象的寫照.詩人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fā)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
小石城山記原文及譯文
小石城山記原文及譯文
語文人氣:355 ℃時間:2020-02-02 23:45:33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小石城山記 原文 翻譯 賞析
- <小石城山記>譯文
- 小石城山記翻譯
- 《小石城山記》中所寫洞穴很深,是如何看出來的,用原文中的話來回答
- 三峽 原文及翻譯!
- 以下成語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guān).草船借箭 完璧歸趙 臥薪嘗膽
- 三角梅的特點
- 故宮太和殿內(nèi)那塊牌匾上的四個字是什么?
- 求高手幫忙寫一篇英文信
- (1)某商店將某種DVD按進(jìn)價提高40%定價,促銷后,每臺仍獲利2元.每臺DVD的進(jìn)價是多少元?
- People like to eat watermelon in hot summer.
- 對我來說編英語對話不難 It ____ difficult ____ me ____ ____ ____ English dialogues
猜你喜歡
- 1“人體內(nèi)的細(xì)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這句話為什么不對
- 2y=-2x+b的圖像與兩坐標(biāo)軸圍城的三角形面積為3.(1)求這個函數(shù)的解析式(2)求原點到這個圖像的距離
- 34的n次方·a的2n次方·b的3n次方=( )的n次方.
- 4—What do you think made Mary soupset?_____her new bike.A.As she lo.com
- 5若X的二次方+3X+1=0,則X的三次方+5X的二次方+5X+8=?
- 6計算:5x-2y-6+ (1/x) + (1/y)
- 7英語翻譯
- 81,2題 有圖
- 9下列有關(guān)長江中下游平原敘述正確的
- 10糖吃多了會怎樣,哪些食物糖類高
- 11排列與組合題,這樣有什么不對?
- 124/5x-x=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