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秋,蘇軾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東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舊臺,并由其弟蘇轍題名“超然”,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義.熙寧九年暮春,蘇軾登超然臺,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xiāng)思,寫下了此作.這首豪邁與婉約相兼的詞,通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tài)的復雜變化,表達了詞人豁達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tài)度.詞的上片寫登臺時所見暮春時節(jié)的郊外景色.
首以春柳在春風中的姿態(tài)——“風細柳斜斜”,點明當時的季節(jié)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試上”二句,直說登臨遠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設對,以春水、春花,將眼前圖景鋪排開來.然后,以“煙雨暗千家”作結,居高臨下,說煙雨籠罩著千家萬戶.于是,滿城風光,盡收眼底.作者寫景,注意色彩上的強烈對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時空的色彩變幻,用明暗相襯的手法傳神地傳達出來.
下片寫情,乃觸景生情,與上片所寫之景,關系緊密.“寒食后,酒醒卻咨嗟”,進一步將登臨的時間點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傳為紀念介子推,從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過后,重新點火,稱為“新火”.此處點明“寒食后”,一是說,寒食過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說,寒食過后,正是清明節(jié),應當返鄉(xiāng)掃墓.但是,此時卻欲歸而歸不得.以上兩句,詞情蕩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對故國、故人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寫作者為擺脫思鄉(xiāng)之苦,借煮茶來作為對故國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隱含著詞人難以解脫的苦悶,又表達出詞人解脫苦悶的自我心理調適.
“詩酒趁年華”,進一步申明:必須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一切,而抓緊時機,借詩酒以自娛.“年華”,指好時光,與開頭所說“春未老”相應合.全詞所寫,緊緊圍繞著“超然”二字,至此,進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這一境界,便是蘇軾在密州時期心境與詞境的具體體現.
這首詞情由景發(fā),情景交融.詞中渾然一體的斜柳、樓臺、春水、城花、煙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燒新火、試新茶的細節(jié),細膩、生動的表現了作者細微而復雜的內心活動,表達了游子熾烈的思鄉(xiāng)之情.將寫異鄉(xiāng)之景與抒思鄉(xiāng)之情結合得如此天衣無縫,足見作者藝術功力之深.
詩詞賞析: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樂景襯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對有家難回、有志難酬的無奈與悵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詞表達思鄉(xiāng)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望江南 超然臺作 蘇軾 請從“情”或“景”的角度對這首詞做一賞析
望江南 超然臺作 蘇軾 請從“情”或“景”的角度對這首詞做一賞析
語文人氣:244 ℃時間:2020-03-30 16:30:36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籠子里有免子和雞.共有108條腿,算免子多少?雞多少?
- 2零度經線和緯線如何確定?
- 3若知B(-4.0)C(4.0)是三角形AB的兩個端點,三角形ABC周長18.求頂點.A的軌跡方程
- 4《齊王筑城》全文的翻譯,急
- 5Commission Decision官方翻譯是個什么組織
- 6I am poor in english.I can hardly make myself understood. 這個understood為啥不用原型?
- 730噸比[]噸少二分之一噸
- 8王先生月收入2500元,如果按國家規(guī)定超過1600圓的部分按5%要上交個人所得稅,王先生每個月的實際收入是多
- 9一個長方形周長68米,長比寬的3倍少2米,長和寬各是多少?
- 1016乘(16乘8分之7)=幾要過程
- 11幽的筆順
- 12文帝之后六年..文言文中周亞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