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的《于園》
張岱的《于園》
張岱的于園中,有一句是“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這是為什么?蓮花不是應(yīng)該俯身看的嗎?人怎么會走池底?
張岱的于園中,有一句是“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這是為什么?蓮花不是應(yīng)該俯身看的嗎?人怎么會走池底?
語文人氣:696 ℃時間:2020-03-24 05:09:08
優(yōu)質(zhì)解答
“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之所以令人理解有迷惑,是因?yàn)橛秀3@?然而正是有悖常理,才見其奇.此句話應(yīng)放到全文的語境中加以闡釋.故先簡單解文章整體大意.《于園》側(cè)在于園之奇,而園之奇在磥(原字如此,即“磊”,其實(shí)應(yīng)為“壘”)石.磥者,堆砌也,也就是說,于園之奇不在石頭本身,而在堆砌成形的石頭,即文中所言“石坡”、石“峰”、“壑”.磥石有三奇,一曰“實(shí)”,一曰“空”,一曰“幽陰深邃”.三者俱不相同,各具特色.因而,寫石的句子一定圍繞這三個特色來寫,其句意指向已定.其次,解“三奇”.“實(shí)”者,上植果子松、坡植牡丹、芍藥,人不得上也.這個“實(shí)”,可作沒有空隙講,尤其指人不能夠上去(因?yàn)槭歉咂拢?暗示尚有可上(或行或走或下)之石.“幽陰深邃”,指幽深回旋之壑.前者言沒有空隙之高坡,后者言回旋陰暗之深壑,中間或言磥石之或高或低的特點(diǎn),此特點(diǎn)一定不是滿滿當(dāng)當(dāng)不可上,也不是幽深陰暗.這就是“空”.與“實(shí)”相對,“空”有“空蕩”、“空曠”等意,暗含人可行也;與“幽深”相對“空蒙”、“空幻”等意,暗含有空明、仰視之意.是否有這些意思,現(xiàn)在還只是猜測,要在具體的句子里來理解.最后,來解言“空”之句:“后廳臨大池,池中奇峰絕壑,陡上陡下,以空奇.” “奇峰絕壑”互文,指奇妙的峰、壑.峰者,高的山頭,壑者,深谷也,指兩峰之間的凹地.前者續(xù)“實(shí)”之高坡,后者引“深”之旋壑.“陡上陡下”對文,指峰直上,壑直下.與前后二奇語意邏輯俱相連也.“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理解之難在于池底可走嗎?蓮花可仰視否?前文已解“空”為“空蕩”、“空曠”,有人可行之意也,此處必指兩峰間之凹地(壑)可以行走,此處還要注意一個“走”字,而不是“行”.人行池底和人走〔到〕池底并不相同,意味稍有差別,人并非一直在池底.人可沿中間凹地走到池底,故曰“空”(空曠),與前文解釋偶合.此時池高壑低,人立壑中,如在池底,池中蓮花挺拔玉立、旁逸斜出高過人頂應(yīng)在情理之中,于是抬頭仰視,或有蓮花恰以天空為背景,有反在天上的感覺,“空明”之意也,亦與上文理解偶合.或有人解蓮花長在石峰石壑的水中,太過牽強(qiáng),與磥石之“以空奇”有何干?如此,既合園石堆砌的奇之特色,又和上下文藕斷絲連,語意貫通,渾然一體,悖常理中有奇巧.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籠子里有免子和雞.共有108條腿,算免子多少?雞多少?
- 2零度經(jīng)線和緯線如何確定?
- 3若知B(-4.0)C(4.0)是三角形AB的兩個端點(diǎn),三角形ABC周長18.求頂點(diǎn).A的軌跡方程
- 4《齊王筑城》全文的翻譯,急
- 5Commission Decision官方翻譯是個什么組織
- 6I am poor in english.I can hardly make myself understood. 這個understood為啥不用原型?
- 730噸比[]噸少二分之一噸
- 8王先生月收入2500元,如果按國家規(guī)定超過1600圓的部分按5%要上交個人所得稅,王先生每個月的實(shí)際收入是多
- 9一個長方形周長68米,長比寬的3倍少2米,長和寬各是多少?
- 1016乘(16乘8分之7)=幾要過程
- 11幽的筆順
- 12文帝之后六年..文言文中周亞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