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jié)好課的標準是什么?
一節(jié)好課的標準是什么?
其他人氣:653 ℃時間:2020-04-15 18:50:44
優(yōu)質解答
到底怎樣的課才算是一堂好課,或者說評價一堂好課是否有一定的標準.應該說課堂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作為一門科學,就應該有一定的評價標準,而作為一門藝術,貴在創(chuàng)新,就不應該有唯一的評價標準.俗話說:“各有各法,只要得法”.但作為一堂好課,最基本的衡量標準還是可以歸納出來的. 數(shù)學教學專家邱學華歸納一堂好課的基本特征是三個字,所以本人想從微觀操作層面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原則、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氛圍七個方面對好課的標準作更深入的探討. 1、教學目標要明確“三要點” 教學目標“三要點”具體指“知識吸收點、智能開發(fā)點、思想教育點”.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從“三要點”去構建一堂課的教學目標體系.“知識吸收點”是指本學科本堂課中要讓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智能開發(fā)點”是指智力和能力的開發(fā),智力指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能力就語數(shù)而言主要指聽、說、讀、寫、算、操作等.“思想教育點”不僅僅指思想認識的提高,還包括興趣的激發(fā),習慣態(tài)度的形成,感情的陶冶,意志的鍛煉等.其中“知識吸收點”是好課的基礎,“智能開發(fā)點”是好課的關鍵,“思想教育點”是好課靈魂,在教學中教師應正確處理好三者的關系. 2、教學原則要突出“三為主” 教學原則的“三為主”具體指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其中以“學生為主體”應力求讓學生在一堂課上有“三得”:“名有所得、一舉多得、自求自得”.“各有所得”是針對學生間的固有差異提出的,要求教師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一舉多得”是根據(jù)課堂教學的本質特征提出的.學生學習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協(xié)調發(fā)展的過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過程.“自求自得”是根據(jù)學生認知的基本規(guī)律提出的.教法是為學法服務的,教師的教歸根到底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讓學生自己探求知識,自己尋求發(fā)展是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 以“教師為主導”必須要求教師做到“三個有”:“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心中有本”指教師心中要有大綱、有教材,并且要把握大綱精神,吃透教材的重難點.“目中有人”指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教師為學生服務的思想,不能讓學生圍著教師的提問轉,圍著教師的板書轉.“手中有法”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機智,有針對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訓練為主線”是“教師為主導”與“學生為主體”的動態(tài)雙向轉換過程,是“教”與“學”的完美結合與和諧統(tǒng)一.“訓”是指教師的引導、啟發(fā)、點拔、幫助;“練”是指學生的探究、感悟、交流、提高.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雙邊交流的過程,就是教師“訓”與學生“練”交相作用,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其中,教師要處理好“訓”與“練”的關系,教師的“訓”要為學生的“練”服務,學生的“練”又為教師更好地“訓”提供反饋信息,使教師的“訓”更有成效. 課堂上的訓練過程必須體現(xiàn)“三性”,即:“目的性、層次性、廣泛性.”訓練的“目的性”是指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開掘訓練點,提高訓練的價值和效果.訓練點的開掘和設計,最能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觀念,文化功底和對教材重難點的把握;訓練的“層次性”是指訓練過程要有梯度,要鋪設臺階,由易到難、由淺入深,讓學生拾級而上;訓練的“廣泛性”是指訓練的面要廣泛,要有代表性,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教師設計的不同層面上都能得到相應的訓練.訓練的“三性”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沒有訓練的目的性,就無所謂訓練的層次性,沒有訓練的層次性,就談不上訓練的廣泛性. 3、教學過程要展示“三個會” 教學過程中的“三個會”是指讓學生“學會、會學、會用”.其中“學會”指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利用事實依據(jù)和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通過獨立的認知實踐活動自己掌握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發(fā)展能力和智力,提高思想認識水平;“會學”是指學生在自己“學會”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并積累必要的觀察方法、思維方法、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授之以漁”的教學效果;“會用”是指學生能將學到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學習能力及方法遷移到新的學習或生活情境當中,做到“活學活用”. 有些學者提出將當前教育中的“雙基”教學豐富發(fā)展為“四基”教學,具體說,就是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充實完善為“基本事實、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運用”的教學.這種觀點頗具真知灼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依次解決三大問題:知識從哪里來?知識是什么,有何聯(lián)系?知識到哪里去?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達到真正意識上的“學會、會學、會用”,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提供根本的保障. 4、教學方法要落實“六動、五保證” 教學方法中的“六動”是指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動眼、動耳、動口、動手、動腦、動情”;“五保證”是指讓學生有“保證閱讀課文的時間,保證獨立思考的時間,保證質疑問難的時間,保證多向交流的時間,保證練習實踐的時間.” 教師要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充分的時間參與訓練過程,并且應盡可能讓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為此,教師應杜絕“滿堂灌”“滿堂問”,下決心減少講解與發(fā)問,鼓勵學生多讀、多思、多問.教師的提問要具有語言和思維訓練的價值,要敢于放手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在“六動”中,“動眼”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動耳、動口、動手”可以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算、操作等基本能力;“動腦”可以培養(yǎng)學生記憶、思維、想象等能力;“動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 在我國教學論中根據(jù)學生認識活動的不同形態(tài)將教學方法分為四類:第一類是以言語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第二類是以直接知覺為主的教學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第三類是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包括實驗法、練習法、實習法;第四類是以情感陶冶為主的教學方法. “六動、五保證”的教學方法幾乎將上述傳統(tǒng)分類的教學方法全部囊括其中,而且更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使教師更容易理解操作,更容易靈活運用.“六動、五保證”教學方法適應現(xiàn)代教學方法改革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著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第二,以啟發(fā)式為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第三,著眼于學生的整體發(fā)展,重視學生的情感生活;第四,協(xié)調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重視多種教學方法之間的有機組合. 5、教學手段要體現(xiàn)“三個化” 教學手段的“三個化”指“形象化、情境化、現(xiàn)代化”.現(xiàn)代教學手段主要包括:錄音、錄像、幻燈、投影、電視、多媒體、計算機等,它們都具備形象化、情境化的功能,在教學中能幫助學生眼觀其形,耳聞其聲,身臨其境,心通其情,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各類媒體的輔助作用,確立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使學生更主動地發(fā)展.它們的出現(xiàn)和使用給課堂教學手段的更新帶來了一場深刻的變革,也為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帶來了物質上的保證.當前,我們更應加強對多媒體軟件的開發(fā)和運用,此外還要充分挖掘計算機的信息傳輸功能,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因為課堂教學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師生之間信息交流、反饋的過程,信息源主要是教師、學生和教材,信息量比較有限,而在課堂教學當中,如果有計算機的參與,那么信息量就會十倍百倍地增加,而教學效率將會大大提高. 6、教學組織形式要提倡“三個分” 教學組織形式中的“三個分”具體指“分層達標、分組合作、分類指導”.“分層達標”的目的是徹底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優(yōu)等生吃不飽,后進生吃不了”的“一刀切”弊病,本著“鼓勵冒尖,允許落后”的教學思想,分層確立目標,分層給予指導,分層布置作業(yè),布置彈性作業(yè),進而在考查中也進行分層考核,讓學生學會自我選擇,自我評價,自我提高. “分組合作”是當前課堂教學教改當中一種重要的組織形式,因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是面向全體,正視差異,因材施教,創(chuàng)導合作.“分組合作”式教學,其座位安排由原來的“插秧式”排列改成“田字式”排列,從而給教師的組織教學和方法運用以及學生的交往形態(tài)等都帶來一系列的變革.其優(yōu)點表現(xiàn)在教師講得少,問得少,學生“動”起來了,“活”起來了,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師生間、生生間多向交流多了,學生學得輕松活潑,他們的主體性得到激發(fā),合作精神得到培養(yǎng). “分類指導”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生學習的興趣愛好,學習的具體內容的不同而臨時按照類型分組,讓學生自由組合成臨時的學習小組,教師按照不同學習類型的小組給予相應指導.這是“分組合作”的一種動態(tài)的特殊的組織形式,也是“開放式教學”所提倡的. 7、教學氛圍要給予“兩個重視” 教學氛圍中的“兩個重視”具體指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重視人文精神的滲透.” 在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可分三種:講述語言,提問語言和評價語言.教師要特別重視對評價語言的研究.社會上曾有這樣兩句流行語:“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這兩句話用在教學中也同樣適合.在小學生心目中,教師對他的評價是最具權威的,最至高無上的.教師評價某個學生是好學生,那么其他學生就會把他當作好學生來看待;教師評價某個學生是差學生,其他學生也會把他當作差學生來看待.同樣,學生本人也會按照教師的評價來衡量自己在學生中所處的地位.所以有時教師的一句話往往會影響學生的終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確立“只有差異,沒有差生”以及“人各有才,人無全才,揚長補短,便可成才”的學生觀,在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結果的反饋中經(jīng)常進行鼓勵性評價,從而使學生從小樹立成功的信念,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促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在課堂上,教師還要重視人文精神的滲透.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尤其是學生觀,要把學生真正當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不斷發(fā)展完善的人來對待.老師不僅僅是學生的導師,更應成為學生的朋友,課堂上師生間應平等對話,民主協(xié)商,教學相長.在課堂上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更要尊重學生的個性,了解學生的心理,寬容善待學生的錯誤,歸還學生應有的自由選擇的權利.一流的教師是教人的,二流的教師是教書的.教育的奧秘是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自主發(fā)展.當前的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我們對教育觀念的轉變,對教育現(xiàn)狀的反思,對教育流派的借鑒,最終都要落實到課堂教學當中,接受課堂教學實踐的檢驗.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一節(jié)好課的標準是什么?
- 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么?
- 評價一節(jié)好課的標準是什么?
- 一堂好的英語課的標準是什么?
- 上好一節(jié)好課應具備哪些條件
- 一元一次方程x2+(2m-1)x+m2=0,有兩個實數(shù)根x1,x2 (1)求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 (2)當x12-x22=0時,求m
- 城市污染對人類有何危害
- ______ a lot of books,the boy knows much more than the boys of his age.
- Lucy often does her homework at school改為一般疑問句
- 我父親似乎很高興.My father ___ ___ ____ happy.
- much to 和 many 區(qū)別
- You are my little little apple~誰會翻譯吶
猜你喜歡
- 1描寫霧海 的四字詞語
- 2填空1:he always gets to school by s( ).2:it is ten minutes h( ) from my home to school
- 3我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哪條河流
- 4就是做題時候在化學式下方量的書寫方法.1:1的含義、
- 5將50mL4mol/L的AlCl3溶液與4mol/L的NaOH溶液反應后得沉淀7.8g,所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為多少mL?
- 6幾個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是最小公倍數(shù)的()數(shù),幾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最大公因數(shù)的()數(shù)
- 7需要英語的春節(jié)短語!
- 8酸根離子指什么?
- 9求解軌跡問題
- 10設f(x)=ax^2+bx+c(a≠0) ; 若f(x+1)=f(-x),求證-b/2a=1
- 11英語翻譯
- 12怎么做啊?要過程.某電視機廠某型號電視比去年增產(chǎn)40%,實際比計劃多生產(chǎn)20%,此型號電視今年實際產(chǎn)量是去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