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永久 码,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center id="usuqs"></center>
  • 
    
  • 唐朝詩人白居易寫的《大林寺桃花》是什么

    唐朝詩人白居易寫的《大林寺桃花》是什么
    語文人氣:368 ℃時間:2020-02-08 14:36:27
    優(yōu)質解答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首七絕是一首紀游詩,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作于江州.詩意是說初夏時節(jié)詩人來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開的桃花.
    【賞析】: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我們從緊跟后面的“常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沖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么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
    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仿佛從人間的現(xiàn)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這一感受的觸發(fā)下,詩人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了.“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他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并未歸去,只不過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
    這首詩前兩句講四月春末在山寺見到桃花,后兩句再表達詩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悅心情.透露了詩人對寧靜、和諧、清新的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大林寺所在地,地勢較高、氣候寒冷,一般地方桃花在早春二月開放,四月凋謝,這里卻到四月才盛開.詩人說“春歸無覓處”、“轉入此中來”,多么風趣!春天哪有腳步?怎會轉移呀?這是詩人豐富的想象,也是他驚訝、喜悅心情的自然流露.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請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瀏覽器瀏覽本站點,以保證最佳閱讀效果。本頁提供作業(yè)小助手,一起搜作業(yè)以及作業(yè)好幫手最新版!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業(yè)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