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要求閱讀課文,討論下面問題.
1.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你從這個題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從……到……”表示這篇文章大致包括兩部分,同時也告訴我們文章前后兩部分的內(nèi)容.
2.快速閱讀課文,分別找出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語句以及中間的過渡段.
從開始“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到中間“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是寫百草園的部分;從“出門向東”到文章結尾“這東西早已沒有了吧”是寫三味書屋的部分;中間“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是兩部分之間的過渡段.
3.細讀課文,邊讀邊把前后兩部分聯(lián)系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種說法可供參考.
①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③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xiàn)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這道練習旨在幫助學生從整體與部分的結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由于課文內(nèi)容復雜,初一學生難以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達到目的了.
這三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學生無論贊成哪種說法,都要給予適當肯定.第一種說法,根據(jù)是魯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過封建私塾教育的陳腐,扼殺兒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寫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種說法,是對第一種說法的修正,比第一種說法合理些.第三種說法,最易為現(xiàn)在的人們接受,似乎最為合理.
二、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本練習旨在引導學生能夠根據(jù)上下文弄懂語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語意重點.
1.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中哪個內(nèi)容是強調的重點?請你仿寫一段話.)
“單是”以后的內(nèi)容是作者強調的重點.
2.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吧,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為說到原因時是用表示猜測語氣的“也許”.
三、下面這段話中連續(xù)使用了一系列動詞,準確地描述了雪地捕鳥的過程.仔細品味,然后自己寫一段話,或敘述做某個游戲的過程、或描寫螞蟻搬家的經(jīng)過,也試著用上一系列動詞.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本題是從課內(nèi)向課外的延伸練習.要引導學生在體會這段話準確使用動詞的基礎上,學著用一系列動詞準確地描述一個游戲.可以用題目中提出的那些游戲,也可以自行選擇游戲.
內(nèi)容分析
1、文章一開頭介紹了什么情況?本文采用哪種方法開頭?"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文章一開始就扣住題意,介紹了百草園的位置、來歷以及現(xiàn)在的歸屬.
本文采用不同于成人看法的語式,開門見山地點明了中心.
“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一句,是第一部分的點題之筆,以下七段,便可見到.
2、百草園里有哪些景物?
有“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鳴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烏”、“木蓮”、“覆盆子”.
3、百草園的景物有些是詳寫的,為什么要詳寫?
對百草園的景物的描寫的詳略是與中心意思緊密相關.例如“泥墻根一帶”是詳寫,目的是以“點”映“面”,既然這里都有“無限趣味”,可見百草園里好玩的地方很多,突出“我對百草園的喜愛之情.”
4、在描寫百草園景色時,作者用了哪些修辭方法?作者把百草園寫得有聲有色、親切感人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用了“擬人”·“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方法.
作者對百草園作過細致的觀察,熟悉并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在描寫中又傾注了自己對百草園——這個童年的樂園的熱愛之情.
5、“長的草里是不去的,……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這兩段文字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加紅的一句話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這兩段文字是寫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這個故事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秘感,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也給了“我”一些教益,使其如下文所說的“覺得做人之險”,“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即產(chǎn)生了懲惡的念頭.
加紅的一句話在結構上起了過渡作用,用“長的草”承著百草園,由“是不去的”引出下文有關美女蛇的故事.
6、“一切景語皆情語.”認真研讀課文前八自然段,體會作者筆下百草園里有哪些樂趣.
(1)看“樂”,飽人眼福.百草園景色豐富、美麗誘人、“有無限樂趣”.
①色美:“碧綠”耀人眼,“紫紅”撩人心.
②音美:鳴蟬長吟,油蛉低唱,蟋蟀彈琴,齊奏齊鳴.
③狀美:黃蜂肥胖,何首烏與木蓮纏絡,形狀各異.
④味美:覆盆子酸甜,令人垂涎.
(2)聽“樂”,飽人耳福.曲折、驚險、離奇的美女蛇故事,增添了百草園的神秘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
(3)找“樂”,用心體驗.雪后捕鳥,樂在其中.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準確而生動地描繪出捕鳥的全過程和兒童捕鳥時的興奮驚喜之情.
以上三個內(nèi)容,表明百草園的生活美好、神奇而有趣,印證了開頭的最后一句話:“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7、本文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兩部分之間是什么關系?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于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對比關系,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陳腐的生活相對比,一個是多么適合兒童心理,表現(xiàn)了兒童的廣泛的生活樂趣,一個是多么妨礙兒童身心的發(fā)展,表現(xiàn)了兒童對它的厭惡.另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襯托關系,用自由歡樂的百草園生活來襯托枯燥無味的三味書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還有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和諧統(tǒng)一的關系,貫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對自然的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一顆天真調皮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
對本文結構的不同理解,實際上表現(xiàn)了對文章主題思想的不同理解.對文章的主題思想,可以允許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原名“三余書屋”
“三余”: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
“三味”:讀書之為太羹,史為雜俎,子為醯醢.
是人教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
是人教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
語文人氣:439 ℃時間:2019-12-10 16:51:30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初一語文下冊第一課課后二題
-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課后第5題答案!
- 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E,F分別是BC,DC的中點,G為交點.若AB=a,AD=b,試以a,b為基底表示DE,BF,CG.(a,b,AB,AD,DE,BF,CG均為向量)
- 描寫雨聲的句子
- 三角函數(shù)的變換公式有哪些?
- 難解的幾何題
- 《海濱仲夏夜》的特點
- 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底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5cm,平行四邊形的高是()cm
- 已知關于x的方程a(3x-2)+b(2x-3)=8x-7 問題看下!
- 問一個英語句型問題The letter we looked forward to come last sunday~為什么to的后面是come而不是coming~
- 若直線y=kx+3與直線y=1/kx-5的交點在直線y=x上,則k=
- 車棚里停著三輪車和自行車一共10輛,一共有24個輪子.三輪車和自行車各有多少輛?(調整假設,列表解答) 假設三輪車的輛數(shù) 相應的自行車的輛數(shù) 輪子總個數(shù) 5 5
猜你喜歡
- 11/2+3/4+7/8+15/16簡算
- 2英語翻譯
- 3104.79用英文怎么表達
- 4已知,p:2x^2-9x+a
- 5英文達人來幫忙解釋下.
- 6求函數(shù)y=(lnx)^1/X微分dx
- 7已知拋物線y=x²-x+a與x軸的兩個交點之間的距離為√5.第一象限內(nèi)的點A在拋物線上,且點A的縱坐標為1
- 8AB距31km,甲從A到B,一小時后乙也從A地去B地.已知甲每時行12千米,乙每時行28km.乙0.75h追上甲
- 9雙重否定句怎么改
- 10有一吊車,纏繞其上的鋼絲繩的最大承受力為10^3牛,次吊車能否勻速提升重為2.8×10^3牛的小轎車要公式
- 11已知直線L與直線y=-2x+8的交點橫坐標為2,與直線y=-2x-8的交點縱坐標為7,求直線L解析式.
- 12六(1)班男生人數(shù)的五分之二等于女生的七分之四,男生比女生多9人,這個班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