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是詩人寫贈給好友的劉景文(名季孫)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jié)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蘇軾的《贈劉景文》,是在元佑五年 (1090)蘇軾在杭州任知州時作的.《苕溪漁隱叢話》說此詩詠初冬景致,“曲盡其妙”.詩雖為贈劉景文而作,所詠卻是初冬景物,了無一字涉及劉氏本人的道德文章.這似乎不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但實際上,作者的高明之處正在于將對劉氏品格和節(jié)操的稱頌,不著痕跡地糅合在對初冬景物的描寫中.因為在作者看來,一年中最美好的風(fēng)光,莫過于橙黃橘綠的初冬景色.而橘樹和松柏一樣,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堅貞的節(jié)操. 古人寫秋景,大多氣象衰颯,滲透悲秋情緒.然此處卻一反常情,寫出了深秋時節(jié)的豐碩景象,顯露了勃勃生機,給人以昂揚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中“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兩句相提并論,說是“二詩意思頗同而詞殊,皆曲盡其妙”(《苕溪漁隱叢話》).
荷與菊是歷代詩家的吟詠對象,常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為什么此詩一開頭卻高度概括地描繪了荷敗菊殘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畫面?這全然是為了強調(diào)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黃橘綠之時.雖然橙和橘相提并論,但事實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為“橘”象征著許多美德,故屈原寫《橘頌》而頌之,主要贊其“獨立不遷”、“精色內(nèi)白”、“秉德無私”、“行比伯夷”.此詩的結(jié)句正有此意,在表達上熔寫景、詠物、贊人于一爐,含蓄地贊揚了劉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贈劉景文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感情
贈劉景文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感情
語文人氣:943 ℃時間:2019-08-27 18:08:27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贈劉景文 這是一首什么詩歌?表達詩人怎樣感情?
- 古詩贈劉景文,這是一首什么詩歌?表達了詩人什么的感情?
- 請問是描寫一首什么樣的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感情?
- 贈劉景文 古詩抒發(fā)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 贈劉景文表達了詩人對( )的喜愛和( )之情
- 氧化鈣是酸性的還是堿性的?
- 求解高數(shù)一題:哪位好心人能幫幫我?
- 高斯公式是什么?
- do 和are的區(qū)別
- 如圖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B=90°,AD∥BC,E為AB上一點,DE平分∠ADC,CE平分∠BCD,以AB為直徑的圓與邊CD有怎樣的位置關(guān)系?
- 13.如圖10,在⊙O中,弦AB與DC相交于點E,AB=CD.求證:△AEC≌△DEB.3Q
- 已知原X2+Y2=1,從這個圓上任意一點P向Y軸作垂線段PP1,求線段PP1的中點軌跡
猜你喜歡
- 1七年級下學(xué)期數(shù)學(xué)題(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 2At around twelve o'clock.翻譯
- 3The people of Norway are called Norwegians.
- 4震耳欲聾的近義詞和反義詞是什么?
- 5放棄造句
- 6陸生高等動物具有( )和防止水分散失的( ),是它們對陸地環(huán)境的一種重要適應(yīng)方式.
- 7英語翻譯
- 8在三角形ABC中,BC=a,AC=b,且a、b是方程x^2-(2根號3)x+2的兩個根,且2cos(A+B)=1,求AB的長度
- 9水結(jié)成冰后體積增加了111,冰融化成水后,體積減少( ?。?A.111 B.112 C.211 D.322
- 10best wishes for you everyday是什么意思
- 11從宏觀與微觀的角度描述水的變換過程
- 12食鹽(氯化鈉)的密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