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收篙停棹:篙和棹都是劃船的工具
怪生:怪不得 (“怪生”除了有“怪不得”的意思,還包含著詩人了解原因后的恍然,也包含著理解了兩個童子撐傘行為而由此產(chǎn)生的好笑有趣的心理.“怪生”一詞看似平常,作者體味到的趣和童子行為的趣就在其中了.)
使:使用,利用
譯文:
兩個兒童坐在一只如扁舟般的小船上,奇怪的是他們在船上卻不用篙和棹
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fēng)讓船前進(jìn)啊!
簡析:
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和行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賞析:
此詩寫詩人乘舟路過安仁時,所見到的情景.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和行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這里有作者的所見:一葉小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fēng)讓船前進(jìn)啊
(1)“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這可能是詩人閑來一瞥發(fā)現(xiàn)的情景,當(dāng)然,兩個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為什么呢?因?yàn)樗麄冸m坐在船上,卻沒有劃船,竹篙收起來了,船槳也停在那里,這不是很奇怪嗎?由此可見,此時作者的心情是閑適的,也是比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兩個孩童的所作所為.
(2)“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fēng).”這里省略了詩人看到的兩個孩子撐傘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產(chǎn)生的疑問,而直接把疑竇頓解的愉悅寫了出來.怎么解開的呢?可能是詩人看到孩童異常的行為,就開始更認(rèn)真地觀察、思考,結(jié)果當(dāng)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fēng)讓船前進(jìn)啊!也可能是直接就問兩個孩子,孩子把原因講給他聽的.不管怎樣,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啞然失笑,為小童子的聰明,也為他們的童真和稚氣,于是欣然提筆,記錄下這充滿童趣的一幕.
楊萬里寫田園詩,非常善于利用兒童稚態(tài),起到點(diǎn)化詩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①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②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rèn)雨聲來.)可以參閱.不同的是,《舟過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兒童身上,全詩都是寫兒童的稚氣行為.楊萬里對兒童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對兩個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聰明伶俐贊賞有加.當(dāng)然,從中也可以看出詩人的童心不泯.
《舟過安仁》(宋-楊萬里)
《舟過安仁》(宋-楊萬里)
語文人氣:121 ℃時間:2019-11-17 04:05:53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舟過安仁古詩
- 古詩《牧童》(唐,呂巖)、《舟過安仁》(宋,楊萬里)、《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
- 《舟過安仁》(宋)楊萬里 寫作背景
- 一詩詩人楊萬里表達(dá)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 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背景
- 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E,F分別是BC,DC的中點(diǎn),G為交點(diǎn).若AB=a,AD=b,試以a,b為基底表示DE,BF,CG.(a,b,AB,AD,DE,BF,CG均為向量)
- 描寫雨聲的句子
- 三角函數(shù)的變換公式有哪些?
- 難解的幾何題
- 《海濱仲夏夜》的特點(diǎn)
- 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底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5cm,平行四邊形的高是()cm
- 已知關(guān)于x的方程a(3x-2)+b(2x-3)=8x-7 問題看下!
猜你喜歡
- 11/2+3/4+7/8+15/16簡算
- 2英語翻譯
- 3104.79用英文怎么表達(dá)
- 4已知,p:2x^2-9x+a
- 5英文達(dá)人來幫忙解釋下.
- 6求函數(shù)y=(lnx)^1/X微分dx
- 7已知拋物線y=x²-x+a與x軸的兩個交點(diǎn)之間的距離為√5.第一象限內(nèi)的點(diǎn)A在拋物線上,且點(diǎn)A的縱坐標(biāo)為1
- 8AB距31km,甲從A到B,一小時后乙也從A地去B地.已知甲每時行12千米,乙每時行28km.乙0.75h追上甲
- 9雙重否定句怎么改
- 10有一吊車,纏繞其上的鋼絲繩的最大承受力為10^3牛,次吊車能否勻速提升重為2.8×10^3牛的小轎車要公式
- 11已知直線L與直線y=-2x+8的交點(diǎn)橫坐標(biāo)為2,與直線y=-2x-8的交點(diǎn)縱坐標(biāo)為7,求直線L解析式.
- 12六(1)班男生人數(shù)的五分之二等于女生的七分之四,男生比女生多9人,這個班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