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生字詞解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生字詞解釋
語文人氣:253 ℃時間:2019-10-24 10:34:17
優(yōu)質解答
東方朔與“怪哉”故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四十,《鑒戒錄》條下曾云:“蜀何光遠撰.東方朔辨怪哉蟲事(案:小說已佚,此條見《太平廣記》四百七十三),已為附會”.這里提到的“小說”,當為南梁殷蕓編纂的《小說》,雖然早佚,但我們卻能看到輯本.除魯迅、余嘉錫外,周楞伽也有輯本.在周楞伽輯本中,“怪哉”故事本自《說郛》,原注為“出朔傳”,我估計是指《東方朔別傳》:武帝幸甘泉宮,馳道中有蟲,赤色,頭目牙齒耳鼻悉盡具,觀者莫識.帝乃使朔視之,還對曰:“此‘怪哉’也.昔秦時拘系無辜,眾庶愁怨,咸仰首嘆曰:‘怪哉怪哉’!蓋感動上天,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獄處.”即按地圖,果秦故獄.又問:“何以去蟲?”朔曰:“凡憂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當消.”于是使人取蟲置酒中,須臾,果糜散矣.(《殷蕓小說》卷二第60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初版)這個“怪哉”故事,是東方朔故事的極品之一,由此可見,其編纂者殷蕓著實了得.周楞伽輯注《殷蕓小說》前言引《南史》等,說他“性情灑脫,不拘細節(jié)”,從這則小品看,殷蕓還有難得的想象力,超群的諷刺力,才能把它編寫得這么精彩.或許,正緣于此,它在多次在別的書中出現(xiàn)吧.目前,我搜集到的僅這五種版本:1.漢武帝幸甘泉,馳道中有蟲,……帝乃使東方朔視之,還對曰:“此蟲名怪哉,昔時拘系無辜,……此地必秦之獄處.”即按地圖,信如其言.……取蟲置酒中,須臾糜散.(《太平廣記》卷第四百七十三,出《小說》)2.東方朔別傳曰:武帝幸甘泉,長平阪道中有蟲覆地,如赤肝.朔曰:“必秦獄處也.夫愁者,得酒而解.”乃取蟲置酒中,立消麋.賜帛百匹.后屬車上盛酒,為此故也.(《太平御覽》卷八百一十八·布帛部五)3.東方朔別傳曰:武帝幸甘泉,長平坂道中有蟲,赤如肝,頭目口齒悉具,先驅馳還以報,上使視之,莫知也,時朔在屬車中,令往視焉,朔曰:此謂怪氣,是必秦獄處也,上使按地圖,果秦獄地,上問朔何以知之,朔曰:夫積憂者,得酒而解,乃取蟲置酒中,立消,賜朔帛百匹,后屬車上盛酒,為此也.(《藝文類聚》卷七十二·食物部,《太平御覽》卷八百四十五·飲食部三亦引,辭稍異)4.《郡國志》曰:雍州咸陽縣北十五里長平坂,漢武帝幸甘泉,馳道有蟲覆地,赤如生肝.問東方朔,朔曰:“秦獄地冤氣也.臣聞酒能消愁.”以酒澆之,果銷矣.(《太平御覽》卷五十三·地部十八·阪)5.《廣五行記》曰:漢武帝幸甘泉宮,馳道中有蟲,赤色頭,目鼻盡具.觀者莫識,帝使東方朔視之,對曰:“此秦時拘系無辜,眾庶愁死,咸仰首嘆曰怪哉,故明逯哉.此必秦之獄處.”朔又曰:“凡憂者得酒而解,以酒沃之當消.”於是取蟲致酒中,須臾糜散.(《太平御覽》卷九百四十四·蟲豸部一)其中,第一種本《小說》,字詞差異不大.第二、三種皆本《東方朔別傳》,彼此卻有些差異:前者說“有蟲覆地”,后者不提“覆地”二字;前者說“夫愁者”,后者說“夫積憂者”.第四種所本的《郡國志》,大概是晉司馬彪《續(xù)漢書》中的《郡國志》.如此,是書對“怪哉”的記載要比《異苑》早多了.第五種所本的《廣五行記》,不知何人所撰,文字比以上各種都要文一些.《太平廣記》卷第二百二十有一篇《異疾絳州僧》,亦引自是書,全文如下:永徽中,絳州有一僧病噎,都不下食.如此數(shù)年,臨命終,告其弟子云:“吾氣絕之后,便可開吾胸喉,視有何物,欲知其根本.”言終而卒.弟子依其言開視,胸中得一物,形似魚而有兩頭,遍體悉是肉鱗.弟子致缽中,跳躍不止.戲以諸味致缽中,雖不見食,須臾,悉化成水.又以諸毒藥內之,皆隨銷化.時夏中藍熟,寺眾于水次作靛,有一僧往,因以少靛致缽中,此蟲恇懼,繞缽馳走,須臾化成水.世傳以靛水療噎疾.永徽乃唐高宗李治年號(永徽元年為650年),此書又被《廣記》征引,必為唐人作品.從這篇《異疾絳州僧》看,文筆同樣不暢.絳州僧胸中物惟靛可化的情節(jié),與酒消怪哉的情節(jié)類似,說不定該書專收藥水治病之事呢.現(xiàn)在,就以最早的《郡國志》為本,看“怪哉”故事后來是怎么變化的:《郡國志》曰:雍州咸陽縣北十五里長平坂,漢武帝幸甘泉,馳道有蟲覆地,赤如生肝.問東方朔,朔曰:“秦獄地冤氣也.臣聞酒能消愁.”以酒澆之,果銷矣.(《太平御覽》卷五十三·地部十八·阪)從這里,居然看不到“怪哉”的名字,自然也沒有仰首嘆怪哉的描寫,諷刺藝術效果大打折扣,也不知原文是否真就沒有.“長平坂”,在《殷蕓小說》、《廣五行記》中都找不到;“蟲覆地,赤如生肝”的細節(jié),則被《殷蕓小說》、《廣五行記》簡化或改寫:《殷蕓小說》僅說“有蟲,赤色”,更加晚出的《廣五行記》說“有蟲,赤色頭”,認為“怪哉”只有頭部才是紅色的,“赤如生肝”這樣的話,自是不能提起——可見,到了唐朝,這條小蟲便褪色了.“覆地”、“赤如生肝”的細節(jié),還有“長平坂”,在《太平御覽》卷五十三所引《東方朔別傳》中卻一應俱全.據(jù)此,《東方朔別傳》的大致創(chuàng)作時間至少可以猜出來了:必在南梁之后:因為是書中的“怪哉”故事屬“集成本”.周楞伽輯注《殷蕓小說》卷二第58條注云:“查《隋書·經籍志》有《東方朔傳》八卷”;我查《舊唐書》“志第二十六”(電子版)亦有《東方朔傳》八卷,如果這就是《東方朔別傳》,大約是隋人所作.然而,《東方朔別傳》雖將二書“集成”,卻沒能做到“聚珍”,將殷蕓原創(chuàng)的“咸仰首嘆”說舍棄了,實在不懂藝術.更差勁的是,《續(xù)漢書·郡國志》中的“酒能消愁”,殷蕓改編擴充的“憂者得酒而解”,竟然被《東方朔別傳》變做“夫積憂者,得酒而解”,簡直神韻全無.《續(xù)漢書》為晉書,去三國未遠,“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句,猶然在耳,就算司馬彪無此意,殷蕓也將這個詩意點化出來了,改成“夫積憂者”,羅嗦且乏味,其實不必.總的來說,殷蕓的改編最棒,立意更高,文筆更好,趣味性也大大加強了.想一想,一條全身通紅,眼、耳、鼻、口皆全,還生著牙齒的蟲子多有趣,又多么令人同情!而且,這也是一條非常“合理”的蟲子:全身通紅,顯然是血所凝成,影射皇帝的嗜殺(未必就是秦始皇);有眼有耳,可以觀,可以聽(看來聽來的都是暴行);有口有牙,然后可以嘆,可以言(除“怪哉”外無話可說,可知怨之深),可以飲.《東方朔別傳》一書卻將“頭目牙齒耳鼻悉盡具”精簡為“頭目口齒悉具”,雖多了個“口”字,也屬多余:口若不存,牙何以附?也許,原文不是如此寫法.《郡國志》中“以酒澆之,果銷矣”的收束法,言簡,且有余味,也很浪漫.《殷蕓小說》中的“取蟲置酒中”,實屬蛇足,弄得像泡藥酒似的,《東方朔別傳》卻要采用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字詞解釋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后生字詞的解釋和注音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字詞注音與解釋!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課后生詞解釋
- 課后生字詞任選三個造成一個句子,而不是任選三個造三個句子
- 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E,F分別是BC,DC的中點,G為交點.若AB=a,AD=b,試以a,b為基底表示DE,BF,CG.(a,b,AB,AD,DE,BF,CG均為向量)
- 描寫雨聲的句子
- 三角函數(shù)的變換公式有哪些?
- 難解的幾何題
- 《海濱仲夏夜》的特點
- 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底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5cm,平行四邊形的高是()cm
- 已知關于x的方程a(3x-2)+b(2x-3)=8x-7 問題看下!
猜你喜歡
- 11/2+3/4+7/8+15/16簡算
- 2英語翻譯
- 3104.79用英文怎么表達
- 4已知,p:2x^2-9x+a
- 5英文達人來幫忙解釋下.
- 6求函數(shù)y=(lnx)^1/X微分dx
- 7已知拋物線y=x²-x+a與x軸的兩個交點之間的距離為√5.第一象限內的點A在拋物線上,且點A的縱坐標為1
- 8AB距31km,甲從A到B,一小時后乙也從A地去B地.已知甲每時行12千米,乙每時行28km.乙0.75h追上甲
- 9雙重否定句怎么改
- 10有一吊車,纏繞其上的鋼絲繩的最大承受力為10^3牛,次吊車能否勻速提升重為2.8×10^3牛的小轎車要公式
- 11已知直線L與直線y=-2x+8的交點橫坐標為2,與直線y=-2x-8的交點縱坐標為7,求直線L解析式.
- 12六(1)班男生人數(shù)的五分之二等于女生的七分之四,男生比女生多9人,這個班有多少人?